(

)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自然景物
田园生活
秋天
收获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渴望解脱的情境。首句“我似吴牛喘月光”,巧妙地将自己比作在炎炎夏日中喘息的吴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重压时的疲惫不堪之感。接着,“领疮磨鞅巧相妨”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疲惫感,用“领疮”和“磨鞅”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仿佛生活的重担不仅压迫着身体,更折磨着心灵。“何时饱听林间笛,了却官租稼涤场”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与向往。他渴望有一天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静静地聆听林间的笛声,彻底摆脱官府的赋税和农事的劳苦,过上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压力的逃避,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理想状态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强烈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达。

猜您喜欢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用渭清韵再寄长驭
清·庞垲
载酒金台别故人,书来隔岁感愁身。却看杨柳怀他日,欲寄梅花非我春。野润鹊田迷古井,流澌瓠子怅前津。颠毛及尔垂垂老,无计同归住比邻。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和吴行甫雨雹韵(其二)
元·许衡
青山偃蹇与世疏,只将秀色供吾徒。知君如我有山癖,深探远讨吾不如。金灯峰上诗千首,挂镜台前一杯酒。人间万事尽浮云,故人曾为相思否?云边鸾凤玉鞭鸣,跛鳖蹒跚叠茧生。天末碧云凝.....
宜亭(其二)
清·朱仕玠
记厌承明值,来东已六年。英髦时接席,宗室固多贤。水槛朝垂钓,风亭午擘笺。槟榔皆手植,父老重流连。
复次前韵述怀寄前人二首(其一)
元末明初·叶颙
匕尺长躯卧老槎,白云飞处是吾家。虚窗竹影侵琴榻,石鼎茶香袭帽纱。北阙无书难献策,东门有地易栽瓜。秋风半世空山梦,惊醒池塘月夜蛙。
题暖翠亭
元·虞集
老去惟思卧白云,一亭万竹喜初闻。波回晓日鸳鸯并,沙散晴烟翡翠分。把钓左泉归卫女,乘舟北渚望湘君。谁能独采薇盈袖,却道高寒思不群。
家中作
宋·戴复古
四海飘零似落花,十年秋鬓带霜华。归无驷马空题柱,敝尽貂裘忙到家。触目半成愁境界,安心旋办老生涯。可怜持蟹持杯手,小圃携锄学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