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道
士
神
室
谁
开
自
洞
微
,
紫
烟
为
户
玉
为
扉
。
春
容
淡
薄
胎
仙
舞
,
夜
景
虚
明
脉
望
飞
。
绕
指
风
雷
龙
睡
醒
,
满
囊
云
锦
虎
驮
归
。
犹
嫌
长
物
烦
闻
见
,
更
上
高
台
一
振
衣
。
写景抒情
咏物
山水
送别
赞美道士
春秋景象
神仙传说
译文
神秘的地方自然由深处开放,其门为紫色的烟云,其户为玉质之扉。
春日里景色淡雅,胎仙在其中轻盈起舞;夜晚的景色虚明透亮,脉望(可能是某种生物或意象)在空中飞翔。
环绕指间的风雷使龙苏醒,满囊的云锦仿佛被虎背负而归。
仍嫌世间繁杂之物令人烦恼,于是更上一层高台,振衣以示超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所居之处的神秘与清幽。首联“神室谁开自洞微,紫烟为户玉为扉”以想象中的仙境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神室的入口由紫色的烟雾构成门户,而门扉则仿佛是由纯净的玉石雕琢而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春容淡薄胎仙舞,夜景虚明脉望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春天的景色虽不浓烈,却如同仙子轻盈起舞,夜晚的景象则在虚空中闪烁着,仿佛有看不见的力量在流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绕指风雷龙睡醒,满囊云锦虎驮归”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龙在风雷中沉睡,当风雷绕指而过时,龙似乎被唤醒,充满了生机与力量。而云锦般的美景则由虎驮着归来,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道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最后,“犹嫌长物烦闻见,更上高台一振衣”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杂念的摒弃。道士可能觉得外界的繁杂事物过于纷扰,因此选择登上更高的台子,拂去身上的衣物,以示内心的清净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道士居住环境的神秘与宁静,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虞集
473首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您喜欢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送龙茶与许道人
宋·欧阳修
颍阳道士青霞客,来似浮云去无迹。夜朝北斗太清坛,不道姓名人不识。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唐·王翰
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三峰离地皆倚天,唯独中峰特修峻。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三十六梯入河汉,樵人往往见蛾眉。蛾眉婵娟又宜笑,一见樵人下灵庙。仙车欲驾五.....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