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写物
季节
送别
咏物
梅花
怀古
付刘郎
情感
春恨
写水

译文

江边的梅花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娇艳,急促的鼓点和繁复的琴弦在热闹的画堂中让人沉醉。
无数的柳条上覆盖着如雪的轻絮,将春天的哀愁寄托给了刘郎。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饮酒赏梅、弹琴作乐的情景。"江梅冷艳酒清光"中,“江梅”指的是江边的梅花,"冷艳"形容梅花的清雅脱俗,而“酒清光”则是对酒和阳光共存时美好情境的描绘,给人以清新醉人的感觉。"急拍繁弦醉画堂"一句,通过“急拍”表达了诗人在音乐中的热情与投入,而“繁弦”则是对琴弦纷飞的形容。"醉画堂"不仅描绘了一场酒宴,也暗示着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陶醉与忘我。"无限柳条多少雪"一句,"无限"表达了柳絮如雪般多的意象,而“多少”则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雪”并非真正的雪花,而是形容柳絮纷飞,如同雪花一般。最后,“一将春恨付刘郎”中,“一将”意味着诗人将所有的春日怨恨托付给某个叫做“刘郎”的人。“春恨”是对逝去春光的留恋与不舍,而“付刘郎”则包含了对友情或爱情深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艺术享受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爱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

李郢

105首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猜您喜欢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题二树山人画双角石
清·王衍梅
横峰侧岭巧相兼,唤取鸦叉展画帘。南渡关山惭一角,北台风雪看双尖。梁家婢可明珠换,讲舍儿须锦髻添。诗老凋零余墨在,梅花僧印尚红钤。
冬日临昆明池
隋末唐初·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宋·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沈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酬族兄润父韵
元·张仲深
长记西湖日日晴,画船齐载管弦声。青青草色裙腰绿,白白梅花粉额明。舞倦玉纤歌扇重,醉挥银笔帕罗轻。今年海上多岑寂,相对篱根郭索行。
梅仙坛
宋·况志宁
上疏归来事可叹,岭头谁为筑星坛。先生不食炎刘禄,自拾松花当晚餐。
送季方归感事有作石生怒季方欲杀之愤云必置汝于天尽处死而后已石氏伏诛季方乃得释老魅有知含羞地下矣
明·郭登
转日回天势可窥,旧游今昔事皆非。只应樗里偏多智,每叹林宗最见几。金谷秋深荒草合,玉关春早远人归。五湖烟水孤舟稳,吟倚蓬窗送落晖。
金山
元末明初·梵琦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两岸船。月转中宵为白昼,水吞平地作青天。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龙化老人来听法,手持珠献不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