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咏物
玉人
美人
闺怨
冬天
月色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月夜下的美丽画卷。首句“庭雪初消月半钩”,以“庭雪”开篇,暗示了冬日的宁静与清冷,而“月半钩”则勾勒出一轮残月挂在天边,月光如银,洒在刚刚融化的雪地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轻漪月色共相流”,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与水面的交融,仿佛是月色在水面上轻轻荡漾,形成一圈圈细小的涟漪,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这里运用了“轻漪”这一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月光柔和而细腻的特点。“玉人斜倚寒无那”,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一个倚靠在寒冷中的女子,她如同一块温润的玉石,静静地斜倚着,似乎在忍受着寒冷带来的不适。这里的“玉人”不仅指女子的外貌之美,也暗含了她的高洁与脆弱,让人不禁为她感到一丝怜悯。最后,“两点春山日日愁”,以“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形象地描绘了她眉头紧锁,每日都带着愁绪的状态。这既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整个画面情感基调的深化,使得整幅画作在静谧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冬日月夜下的景致与一位美人的形象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通过人物的情感表达,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叶小鸾

104首
一字瑶期,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碟,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猜您喜欢

高阳台·观某女伶剧示王调甫
清末近现代初·严既澄
团梦声凉,啼春泪冱,无人解识芳心。霓羽飘残,空劳蝶守莺寻。灵犀辜负芳华逝,奈三年楚玉愁深。趁华灯奋袖低昂,心绪愔愔。新来省识东风恶,愿花魂无恙,残酹虔斟。几折秦讴,对人长.....
冬夜二首(其一)
金·师拓
云破月穿牖,夜严风号隙。客子寝不安,寒灯照空壁。默然不平事,起坐长太息。书但记姓名,剑本匹夫敌。追奔慕前哲,恢张济时策。何意造物儿,重此稻粱役。兴酣气益振,孤愤远飘激。非.....
闺中夜坐二首(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费墨娟
晚烟四起夕阳沉,寂寂房栊百感侵。幸有多情惟此月,宵宵窗下伴清吟。
浪淘沙
明·顾同应
生小教人怜,娇擘瑶笺,春来独自在窗前。谢女帘栊飞柳絮,秀句先传。香梦逗春烟,一晌留连,吟情多半为花牵。还忆从郎徵险韵,谱入冰弦。
宋·赵葵
玉龙昨夜起天涯,晓看团花一尺围。莫放妆台帘捲上,怕惊钗畔宝鸾飞。
寒夜(其一)
清·孙原湘
缟衣初出洞房门,比玉生香比雪温。星眼暗抬人不觉,风情略透语无痕。晓妆偷得元蝉影,春梦迷残粉蝶魂。何处着卿踪迹好,梨花满地月黄昏。
怨诗寄杨达(其一)
唐·姚月华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
惜春词
唐·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