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离别
送别
写景
抒情
友情
赞美
地点
滇南
节令
夏令

译文

在都城门口,我们举杯痛饮,与五陵的豪杰们醉别。
我们的剑解下,寒光相映,筵席上月亮正当高挂。
演奏出古老的曲调,以瑶徽(可能是指乐器)来表达,而我对新的职责感到愧怍。
滇海(一个地名)辽阔无际,不见大雁的身影,我只得反复思索信的内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京城离别时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壮志。首句“都门一尊酒”,点明了地点和事件的开始——在京城的大门外,饮下了一杯离别的酒。这杯酒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是友情与离别的交织。“醉别五陵豪”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五陵豪杰的豪情壮志与饮酒的醉态相互映衬,展现了离别时的热烈与豪迈。接下来,“解剑寒相傍,当筵月正高”两句,通过剑与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壮丽的氛围,剑象征着忠诚与勇敢,月则代表着高洁与宁静,二者结合,既表现了离别时的庄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高远。“瑶徽流古调,铜柱愧新劳”两句,瑶徽指的是琴的装饰,这里借指音乐,古调则暗示了传统与文化的传承;铜柱可能是指某种标志或纪念物,新劳则表达了对新事物或新挑战的应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新时代的适应,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挑战的准备。最后,“滇海无鸿雁,缄书首独搔”两句,以滇海无鸿雁的景象,隐喻了远方的难以传递的信息,以及诗人独自搔首的孤独与思考。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也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思考,以及面对远方消息时的焦虑与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新挑战的准备,是一首充满深意的送别之作。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