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塞
军旅
食物赞美
写食
悼念先贤

译文

军中厨房里准备着羊酪,给士兵们犒赏的传统美食代代相传。
虽不说紫莼的滑嫩,也不夸耀白鲔鱼的鲜美。取用烦琐的蠡器舀取(可能指的是调制烹饪过程),药勺等工具也助力于烹煎。
不要与吴地的年轻人说这些,他们可能只会笑我这个(来自)晋朝的茂先一样不理解(这里的烹饪传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军中宴席的盛况,通过对食物的精细描述来展示当时的豪迈和对士兵的关怀。开篇“军厨重羊酪,飨士旧风传”表明军中烹饪着丰富的羊肉羹馐,以此款待士兵,延续了古时候款待将士的传统风范。接下来,“不数紫莼滑,徒誇素鲔鲜”则是对食材质地和新鲜度的赞叹,不必计较鱼藻(即紫莼)的细滑,也无需夸耀白鲑鱼的新鲜。这里通过“不数”与“徒誇”的对比,强调了食物的丰盛和烹饪的精美。再往下,“蠡烦挏取,勺药助烹煎”则是烹饪过程中的细节描述,表明在制作羹馐时用心至极,从采集原料到调味烹饪,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最后两句,“莫与吴儿说,還令笑茂先”则可能是在提醒不要将这样的宴席细节告知外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比较或是羡慕之情。而“还令笑茂先”则似乎在暗示这种款待士兵的传统应当被持续下去,让先辈们感到欣慰。整首诗通过对宴席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军中重视将士、注重饮食文化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希望这些美好传统能够延续下去的情感。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答庄柳汀孝廉,用与竹坪唱和韵(其二)
清·丘逢甲
五夜传烽迫九关,吟诗海上且偷闲。雄师百万春听令,梦绕医无闾外山。
番女十八拍
明末清初·屈大均
弯弓争落海东青。插双翎。香貂帽子鱼皮女,两两驰过栗末城。羊酥多食复驼羹。玉肌腥。春寒拟作温汤去。笑拥阏氏向盛京。
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
唐·李适
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綵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勇馀矜捷技,令肃无喧声。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顺.....
军中乐二十首有序(其一)出塞
明·张元凯
元戎十乘度龙沙,旌旆悠悠士不哗。踊跃长驱三万里,烽烟未熄肯言家。
江东(其一)
清·倪伟人
将才尊向宠,先帝数称能。双节颁新命,千军入秣陵。名高欺白马,气激感苍鹰。遥看行营处,飞乌避羽矰。
偶阅黄岘孙参军艺兰馆诗草中有甲申乙酉两年马江基隆纪事诗稽覈精详当日战守情形历历在目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洵统兵者之龟鉴也意有所感追和八首
清·张景祁
克敌端资将帅和,老臣慷忾奋天戈。出师两表心依阙,伏枕三呼梦渡河。星陨南荒倾柱石,狱兴北寺幻风波。乌孙跃马终输款,毕竟忠良翊赞多。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其二)
清·李鸿章
元气鸿濛二百秋,潢池养寇孰贻忧。擎天才力云中翼,浮世功名水上沤。巢幕但闻嬉燕雀,农田那得劝鸤鸠。军前乞写监门画,呼吁民劳庶小休。
客有赋巴陵诗者和之(其二)
明·岑徵
高垒掩危旌,金钲昼不惊。屯田充国卒,坚壁亚夫营。驿马连尘起,哀鸿带雪鸣。军中有成算,不敢请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