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见
欢
隔
花
清
漏
沉
沉
。
又
三
更
。
只
恐
夜
寒
指
冷
、
罢
调
笙
。
庭
月
满
。
帘
慵
卷
。
雁
声
声
。
知
否
有
人
欹
枕
、
梦
难
成
。
写景抒情
怀旧记梦
秋意离愁
节序惋惜
相思
赏析
这首《相见欢》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思绪万千的画面。“隔花清漏沉沉”,开篇以“隔花”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仿佛透过花瓣的缝隙,窥见了夜的深邃。“清漏”指的是滴漏的声音,夜晚的时间流逝,通过这细微的声音被感知,营造出一种时间缓慢流淌的氛围。“沉沉”则加强了这种寂静与深沉的感觉,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夜的重量。“又三更”,点明了时间,夜已深,三更时分,是人们最易陷入梦境或思绪之时。“只恐夜寒指冷、罢调笙”,表达了主人公对寒冷的担忧,担心手指在夜寒中变得冰冷,无法继续弹奏乐器。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弹奏乐器本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但在夜寒的侵袭下,这份乐趣似乎也难以维持。“庭月满”,庭院中洒满了月光,月色如水,照亮了四周,却也映照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帘慵卷”,窗帘懒散地垂落着,不愿被卷起,或许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过寒冷,或是内心的情感难以释怀,不愿意面对外界的打扰。“雁声声”,远处传来大雁的叫声,它们或许在迁徙,或许在寻找归宿,这一声声雁鸣,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也触动了主人公的心弦,引发了他的共鸣。“知否有人欹枕、梦难成”,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知道吗?在这样的夜晚,还有人因为思念、忧虑或是其他原因而难以入眠,侧卧于枕边,心中满是难以言喻的思绪。这里的“梦难成”不仅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睡眠困难,更是心灵深处的困扰与挣扎,难以找到安宁与解脱。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深夜静思的场景,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猜您喜欢
三五七言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舞词
唐·张鷟
从来巡绕四边,忽逢两个神仙。眉上冬天出柳,颊中旱地生莲。千看千处妩媚,万看万处㛹妍。今宵若其不得,剩命过与黄泉。
眼儿媚
宋·张元干
萧萧疏雨滴梧桐。人在绮窗中。离愁遍绕,天涯不尽,却在眉峰。娇波暗落相思泪,流破脸边红。可怜瘦似,一枝春柳,不奈东风。
杨花渡次陈给事韵
明·权揽
山亭置酒近江湄,兴至频倾白玉卮。万里归来多客恨,一时登眺得神怡。高标已觉冰霜操,新调还闻白雪词。北去他年如记忆,也应飞梦到遐陲。
一斛珠·寓言
清·李雯
垂阳如幕,看花每恨东风恶。舞衣虽在薇香薄。撩乱云鬟,何处安金雀。天上柳绵吹又落,玉颜已破情如昨。学时剩有相思约。今日相思,人倚栏干角。
天仙子·送春
清·钟蕴
花飞顿觉韶光尽。黄鹂相唤愁相应。凭栏徒倚不胜情,推妆镜。穿花径。花枝憔悴疑同病。愁怀怕共东风竞。冉冉绿阴何骤盛。园林满目但伤神,春无剩。留难定。琴弦慵整人初静。
夜起
宋·文天祥
梦破东窗月半明,此身虽在只堪惊。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龙去想应回海岛,雁飞犹未出江城。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
踏莎行
元·赵雍
画角声残,金炉香袅。长空淡淡连芳草。朱帘半卷晚霞明,塞雁无情音信杳。雨散云收,离多会少。相思真个令人老。不须惆怅且开怀,一樽满引愁如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