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史
(
其
十
三
)
周
公
负
成
王
,
弗
陵
践
天
子
。
高
卑
既
已
陈
,
旦
夕
遵
涂
轨
。
小
人
追
丧
躯
,
截
趾
而
适
履
。
刺
侯
生
衅
隙
,
上
书
恣
诋
毁
。
将
军
谢
免
冠
,
少
帝
烛
奸
诡
。
墙
茨
不
可
扫
,
妇
人
定
足
恃
。
历史
怀古抒情
母爱
悼亡
写史
译文
周公背着成王,君位未能乘机抢占。
尊卑之位已明确,早晚遵循正道前行。
小人谄媚会失身,截去脚趾也要合上鞋子。
讽刺侯生制造矛盾,上书信肆意诋毁。
将军谢罪免冠请罪,少帝烛照奸邪诡计。
满城荆棘无法扫除,妇人也能成为可依靠的力量。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殷岳的《读史(其十三)》以历史典故为题材,通过描绘周公辅佐成王的场景,隐喻了权力交接与忠诚背叛的主题。首句“周公负成王,弗陵践天子”借周公辅助幼主的典故,暗示了权力转移中可能存在的责任与挑战。接下来,“高卑既已陈,旦夕遵涂轨”强调了尊卑有序和遵循常规的重要性。诗中“小人追丧躯,截趾而适履”运用比喻,批评那些为了适应权位而不择手段的小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原则。“刺侯生衅隙,上书恣诋毁”进一步揭示了那些挑起纷争、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军谢免冠,少帝烛奸诡”则展现了领导者对于奸佞的洞察和果断处置。最后两句“墙茨不可扫,妇人定足恃”寓意深远,暗示即使面对难以清除的污垢,也不能忽视女性的力量和她们在关键时刻的坚定立场。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
猜您喜欢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秀华续咏(其二十七)三国夫人
清·黄金石
倾国倾城聚一家,金钱百万助铅华。马嵬一夜淋铃雨,落尽春前姊妹花。
古步出夏门行
汉·两汉乐府
白骨不覆。疫疠流行。市朝易人。千载墓平。行行复行行。白日薄西山。
满江红·题子危南窳春牧图,即用其见投韵
清末近现代初·冯煦
城上春阴,正俯仰、今古自斟。菰芦外、软红如驶,烟语重寻。万里乾坤无伯乐,龙媒伏枥孰知音。算此情、遥挹石湖仙,深复深。扶桑梦,伤我心。槃阿啸,且孤吟。奈一鞭斜炤,触拨尘襟。.....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其一)
宋·黄庭坚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
薤露
魏晋·曹操
惟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
冬夜(其一)
清·江湜
冬斋伏案偶凝思,适忆童年励学时。贫觉镫边书有味,寒生夜半足先知。是时老母坐相课,端为缝衣睡更迟。已矣余生无报答,又将呜咽写为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