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山水写景
怀古抒情
读书惜时
赠答

译文

回忆起从南涧到北山的路途,我常常看到山岭上的云和野外的烟。
身处深山僻路,只有我的影子相伴,梦中惊醒,只听到松竹在风中萧瑟。
依靠着手杖和草鞋感谢这尘世中的清静境界,我已甘愿老去并住在山林泉源之地。
春天采摘草药问康伯(可能是个医者或者药师),晚上在炉灶旁练功陪稚川(可能是我的一个同伴或师友)。
渔人和樵夫常笑着坐在一起争座位,水中的鸥鹭似乎并不在意我,与我无争。
某一天我忽然做了个去长安的梦,这一生我还想再问天。
归来后还未及拜见天子,我像枯草一样,怎敢期望春天的美丽。
造物主悄悄地改变了真幻的景象,不必因时间的变迁而感到惊讶。
醉后却能画出山中的景色,用水墨想象追忆当年。
玉堂里的故人对我十分厚道,他们的情意使我感到温暖,即使相貌平凡也仿佛变得美丽。
哪知道忧患会耗尽心力,我已经懒得去读书只想睡觉。
我虽然学会了屠龙之术这本无用之书,但只可以用来老来依靠金仙(可能是指道教或佛教)。
如果能再得到一些新诗写成珠玉般的文字,那么我会放弃尘世的缘分。
我佩服那些忠言的劝告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我再次写下短章以表达我对木瓜篇的敬意。

赏析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野生活的画卷。开篇即写“忆从南涧北山边,惯见岭云和野烟”,可见诗人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情感。"山深路僻空吊影,梦惊松竹风萧然"则透露出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逃避。随后的“杖藜芒屩谢尘境,已甘老去栖林泉”表现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放弃,以及对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春篮采朮问康伯,夜灶养丹陪稚川"则描绘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田园生活图景。然而,“一朝忽作长安梦,此生犹欲更问天”却流露出诗人对往昔荣华的追忆以及对命运的不解和追问。"归来未央拜天子,枯荄敢自期春妍"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无奈与屈服,同时也透露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下来的“造物潜移真幻影,感时未用惊桑田”显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之变化的震撼。"醉来却画山中景,水墨想像追当年"则是诗人借酒和绘画来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玉堂故人相与厚,意使嫫母齐联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重忆。而“岂知忧患耗心力,读书懒去但欲眠”则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中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对知识追求的疲惫。"屠龙学就本无用,只堪投老依金仙"表明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同时也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道家清净生活的心境。最后,“更得新诗写珠玉,劝我不作区中缘”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纯洁友谊的珍惜。全诗语言精练,意象丰富,每一句都能勾勒出诗人心中所思所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王诜

24首
后迁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书法家、词人。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善属文。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猜您喜欢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题万佛堂壁(其一)
明·贺钦
峭壁镵成万佛身,招提开创几千春。行童不识寻幽客,误作恭禅问法人。
吾与吟(其十一)
明·顾允成
桐江滩上雪霏霏,独拥羊裘一钓垂。古人冷淡今人笑,南山又见北山移。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宋末元初·戴表元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蓦山溪(其五)
宋·朱敦儒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何须曲老,浩荡心常醉。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苍颜华发,只是旧.....
江上答崔宣城
唐·李白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
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宋·楼钥
沧水海豹来京畿,系裙尧舜深恶之。元祐政和能几时,女真航海来乞师。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国何与潜与期。岛夷日张耶律卑,城门失火殃鱼池。督亢虽入空无赀,免夫赋及东南垂。庙谟颠倒几.....
光福寺与夷叔围棋夷叔属赋诗纪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鬓底湖光万顷浮,极天帆影落茶瓯。半床花雨同僧夏,一磴松风对弈秋。逃世何心还逐鹿,忘机吾意羡飘鸥。浮山说法欧公喜,国手应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