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宿
怀
怀古

译文

树叶落下,天气正寒冷,山中空旷,太阳即将落山。
荒野村落中,倦鸟纷纷回归巢穴,水流杂乱的地方,行人们渡河而过。
一年到头困顿在荒野草莽之中,穿着粗布衣服,承受着霜露的侵袭。
晚上借宿在农人的家中,主人的情谊也如过去一样深厚。
从井中汲出的泉水满溢在山涧中,烧着竹子烧出的烟弥漫在户前屋后。
溪流边的村庄响起了报时的钟声,月光照在台阶前的树上。
刚倒出的浊酒犹如新酿的酒醅,美味的蔬菜也适时地准备好了。
这足以慰藉我的饥饿和口渴,更何况我熟悉并享受这种村野的乐趣。
这里有一位年过八十的老翁,他的儿子被征召去戍守边疆。
年底收获的是粳稻等粮食作物,而官府每日还要加重赋税的征收。
我希望战争能够停止,让四海八荒都恢复农业的生产。
我自愧没有经世济民的才能,只能白白地守着学识章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暮色中投宿田家的所见所感。首联“木落天正寒,山空日将暮”以深秋景象渲染出环境的清冷和时间的推移。接着,“荒村倦鸟归,乱水行人渡”写出了村庄的荒凉和行人的疲惫,流露出旅途的艰辛。诗人感叹自己“穷年滞草莽,短褐被霜露”,表达了长期困顿的生活状态。在田家投宿,主人“情亦故”,给予温暖的接待。生活的细节如“汲井泉满涧,烧竹烟在户”展现出田家生活的简朴与和谐。夜晚,诗人听到“钟残溪上村,月照阶前树”的宁静,享受着浊酒与佳肴带来的片刻慰藉。然而,他内心忧虑国家的困境,“老翁八十馀,有子役征戍”,反映出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粳稻岁暮收,官司日加赋”的沉重负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农事的向往,“我愿息兵戈,海宇重农务”,并自谦缺乏治国经世的能力,只能“徒然守章句”。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旅途经历,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蓝仁

525首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猜您喜欢

游慧山
宋·蒋之奇
还家岂不乐,生事未应闲。朝日已复去,征鞍方更攀。伤心百道水,阅目万重山。何以忘羁旅,翛翛醉梦间。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唐·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寄升庵长句三首(其二)
明·张含
霜月娟娟鼓角清,连然回首梦魂惊。舞筵尚想鸡鸣酒,棋阵浑防鹤唳兵。凤阙云寒迷北顾,龙关风暖护南征。徒令白首攻文事,铸错难消铁满城。
游栖霞宫
宋·张奕
尊师乃高道,有意出尘寰。佩剑文垂斗,横琴意在山。灵龟调浩气,醇酒发朱颜。最得时贤许,诗牌满栋间。
题画月便面
明·林大春
玉容萧瑟倚秋风,高髻云鬟态不同。欢逐河山浮影外,愁随药兔捣声中。仙衣欲寄无征戍,彤管徒劳雁画工。犹恐丹心容易动,故令围住广寒宫。
五月十四日得石君自清风店寄诗明日逆之广宁门外和韵持示
清·朱筠
闻声思尔迟榆毂,隔夕濂汘路如沐。得书子憩清风骑。呼群我趁卢沟鹜。江南去已五年忆,山右归仍千里目。固知誓已甘苋藜,未免看人苦箠朴。奉盈自料不丧七,竭诚人说能求牧。天教车马役.....
和尚港
明·唐文凤
人传和尚港,春水没渔矶。不见浮杯渡,空闻飞锡归。鲥鱼三月美,螃蟹九秋肥。惆怅玄真隐,衰年与愿违。
上海
清末近现代初·赵熙
五十年前东海滨,县门荒浦吊春申。一朝曼衍鱼龙戏,碧眼胡儿胜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