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写风

赏析

这首诗《秋思引》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汤惠休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哀愁。首句“秋寒依依风过河”,以“秋寒”点明季节,渲染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依依”二字,既形容了秋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又暗含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不舍。接着,“风过河”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秋风所覆盖,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次句“白露萧萧洞庭波”,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通过“白露”和“洞庭波”的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景象。白露的出现标志着秋天的深入,而洞庭湖面上泛起的波纹,则是自然界的动态表现,两者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思君末光光已灭”,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这里的“君”可以理解为诗人思念的对象,也可以象征着某种理想或追求。诗句中的“末光光已灭”形象地描绘了思念对象的消失,或是理想破灭的场景,流露出诗人深深的失落感。最后,“眇眇悲望如思何”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深化。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间,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迷茫。这里的“眇眇”形容了视野的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失去与遗忘时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综上所述,《秋思引》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色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失去与遗忘的哀伤。

汤惠休

11首
汤惠休,南朝宋诗人,字茂远。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钟嵘《诗品》作“齐惠休上人”,可能卒于南齐初。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