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咏物
柳树
春天
抒情
婉约

赏析

这首《杨柳枝》(其二)由明代诗人阮自华所作,通过对杨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色的细腻感受与情感的微妙波动。首句“一天春色杳涔涔”,以“杳涔涔”形容春色的深沉与丰富,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春意浸染,营造出一种浓郁而深远的春景氛围。接着,“十二巫山悄黛屏”一句,借用了巫山的典故,将十二座山峰比作黛色的屏障,既形象地描绘了山峦的形态,又暗含着一种静谧与神秘的意境,与前句的春色相映成趣,共同构建了一幅春意盎然而又略带幽静的画面。“杨柳嫌人肠未断,更将风雨著娉婷”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杨柳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杨柳似乎对人间的离愁别绪有所感知,它不愿看到人们内心的痛苦,因此在风雨中更加柔美,试图以自己的娉婷姿态为人们带来一丝慰藉。这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杨柳以生命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诗意的美感。综上所述,《杨柳枝》(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