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安
庆
旧
城
市
邑
新
荆
棘
,
风
沙
旧
路
岐
。
重
添
多
少
恨
,
可
想
战
争
时
。
蟒
气
缠
荒
塔
,
萤
光
出
废
池
。
纤
纤
城
角
草
,
应
是
得
春
迟
。
写景
城市地点
战争题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安庆旧城的荒凉景象,反映出战乱后的破败与凄凉。"市邑新荆棘"写出了城市的街道上杂草丛生,如同荆棘遍地,象征着战后的荒芜。"风沙旧路岐"则暗示昔日繁华的道路如今已被风沙掩盖,道路迷失,令人感怀昔时的交通繁忙。"重添多少恨,可想战争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深沉哀痛和无尽遗憾,这种情感通过想象战争时期的残酷现实得以强化。"蟒气缠荒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荒凉的塔楼仿佛被蟒蛇般的荒凉气息所环绕,进一步渲染了城市的衰败。"萤光出废池"以萤火虫在废墟中的微光,象征着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生命依然顽强,但也揭示了环境的凄清。最后一句"纤纤城角草,应是得春迟"以城角草的生长状态,暗示春天的到来似乎也比往常迟缓,进一步加深了对战后城市凋敝的感慨。整体来看,董嗣杲的《过安庆旧城》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对城市和社会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和平与生机的期盼。
猜您喜欢
鹊桥仙·戊子广陵七夕有感
清·吴山
思量昨岁,秣陵此夕。正水阁、风清天碧。六朝佳处旧繁华,细草陌、灯红月白。今年萍寄,隋宫咫尺。叹异代、烟花寥寂。情同旅燕起归思,何处是、谢庭王宅。
塞下曲
唐·刘驾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
塞下曲
唐·江为
万里黄云冻不飞,碛烟烽火夜深微。胡儿移帐寒笳绝,雪路时闻探马归。
昆阳行
明·薛瑄
策马从北来,南涉沙河渡。登岸得平原,极目风景暮。暮天落叶何纵横,翻翻乱触马足鸣。苍山无数昔人远,前瞻忽及昆阳城。城南滍水流城郭,英雄事业犹如昨。白水真人在侧微,谨厚伊岂常.....
送李献吉饷军宁夏(其三)
明·杭淮
西塞山前列亭障,剑气凌云意何壮。汉家诸将收匈奴,功名早致麒麟上。
从军诗
魏晋·王粲
楼船凌洪波,寻戈刺群虏。
过吕堰驿访王听夫先生祠
清·白恩佑
闻道王巡检,当年此效忠。骨沈流水碧,血染战袍红。势迫心愈奋,官卑气自雄。我来访祠宇,懔懔想英风。
题雁门关城楼
明末清初·屈大均
紫塞三关控雁门,往时兵马若云屯。长城万里今何用,白草黄沙满血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