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婉约抒情
闺怨情感
怀旧

译文

她唱的清歌好像秦娥所传习的,住在金碧辉煌的屋舍和瑶台上的她,应该知道她的姓名。
可怜她一生心中都是对春日的哀怨,双袖上总是带着泪痕的粉妆。
她从来都不喜欢低声说话,做些卑微的事情,而今天的这种新声新曲,又有谁会明白她的心意呢?
在座的人中应该会有懂得她的人吧,试问她的回肠是否曾经因为某些事情而断过?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清唱技艺高超,歌声如同秦娥般动人,但她深藏春愁,一生心系离别之苦,每次歌唱都带着泪痕,仿佛双袖都被情感浸湿。她平日里不愿提及伤感之事,但在今日的新曲中,却期待有人能理解她的内心世界。她在座中寻觅知音,询问是否有人能体会她那曲折如回肠的情感,是否曾因此而感到心碎。整体上,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共鸣的渴望,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期待。

晏几道

264首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忆
明末清初·董以宁
豆蔻香含正未笄。三年嫣笑手长携。羽衾熨处分龙脑,罗幞缝成索麝脐。花并蒂,燕双栖。合欢犹卜紫姑乩。傍人已道成连理,惹得春山翠黛低。
苏幕遮·回廊听鞋底声
明末清初·董以宁
月初沉,星欲滴。一带回廊,曲曲犹能觅。暗数栏杆应六七。听遍行踪,不是伊家屧。步偏那,行转怯,似待如迎,却是来时节。半晌消停怜窄窄。两瓣轻莲,晓起看无迹。
诉衷情令(其二)
宋·吴文英
柳腰空舞翠裙烟。尽日不成眠。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吴社水,系游船。又经年。东风不管,燕子初来,一夜春寒。
行香子·代赠
宋·洪瑹
楚楚精神。杨柳腰身。是风流、天上飞琼。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有许多娇,许多韵,许多情。十年心事,两字眉婚。问何时、真个行云。秋衾半冷,窗月窥人。想为人愁,为人瘦,为人颦。
鹧鸪天(其二)
宋·陈三聘
指剥春葱去采蘋。衣丝秋藕不沾尘。眼波明处偏宜笑,眉黛愁来也解颦。巫峡路,忆行云。几番曾梦曲江春。相逢细把银釭照,犹恐今宵梦似真。
菩萨蛮(其七)回文
清·丁澎
下帘低唤郎知也。也知郎唤低帘下。来到莫疑猜。猜疑莫到来。道侬随处好。好处随侬道。书寄待何如。如何待寄书。
水龙吟
宋·丁宥
雁风吹裂云痕,小楼一线斜阳影。残蝉抱柳,寒蛩入户,凄音忍听。愁不禁秋,梦还惊客,青灯孤枕。未更深,早是梧桐泫露,那更度、兰宵永。空叹银屏金井。醉乡醒、温柔乡冷。征尘倦扑,.....
清平乐
宋·陈睦
鬓云斜坠。莲步弯弯细。笑脸双蛾生多媚。百步兰麝香喷。从前万种愁烦。枕边未可明言。好是蓝桥再渡,玉篦还胜金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