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关
曲
城
东
车
马
已
促
装
,
城
西
江
水
青
茫
茫
。
绿
杨
陌
上
一
杯
酒
,
离
愁
惨
淡
春
无
光
。
秦
楼
花
映
晴
烟
直
,
谁
家
少
妇
当
门
立
。
金
鞭
入
手
紫
燕
嘶
,
回
首
飞
云
晚
山
碧
。
写景
离别
抒情
春天
情感
思乡
城市
译文
城东的车马已经匆匆装束完毕,城西的江水呈现出青茫茫的色彩。
在绿杨成荫的小路上,我独自饮下一杯酒,离愁之深让我感到春光也变得惨淡无光。
秦楼上的花映照着晴朗的烟雾,谁家的少妇正站在门前?
我手握金鞭,紫燕般的马儿嘶鸣着,回头望去,晚霞中的飞云与青山相映成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细腻的景物描写。首句“城东车马已促装”,描绘了送别时的忙碌景象,车马纷纷准备离开,预示着即将分别的沉重氛围。接着,“城西江水青茫茫”一句,以江水的广阔和深邃,象征离别的深远与不可预测,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绿杨陌上一杯酒”,将送别地点置于绿树成荫的小路上,通过一杯酒的细节,展现了离别前的温馨与不舍。而“离愁惨淡春无光”,则直接点明了离别带来的哀愁,使得整个春天都失去了光彩,强调了情感的沉重。“秦楼花映晴烟直”,转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秦楼前鲜花盛开,晴空下的烟雾清晰可见,这不仅是对美好景致的赞美,也暗示了即使在离别之际,也有美好的事物存在,给予人们一丝安慰。“谁家少妇当门立”,将视角转向一位孤独等待的女子,她站在门前,目送着爱人远去,这一幕充满了深情与无奈,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最后,“金鞭入手紫燕嘶,回首飞云晚山碧”,描述了离别的一瞬间,主人公接过金鞭,骑上紫燕马,回望时只见晚霞中的青山一片碧绿。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离别时的速度与决绝,也通过晚山碧绿的景色,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与壮丽景色,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古人对于离别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王郁
12首
歌诗俊逸。举进士不第。西游洛阳,放怀诗酒,尽山水之乐。好议论,不以毁誉易心。从李汾、元好问等游最久,后至京师,遇兵难,被执见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