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
遥
咏
(
其
二
十
)
五
金
并
八
石
,
一
一
注
仙
经
。
雅
有
深
仁
行
,
无
非
不
暂
停
。
日
华
精
汞
法
,
月
魄
鍊
砂
灵
。
入
圣
超
凡
骨
,
变
化
本
真
形
。
哲理
炼丹修仙
修炼
译文
五金和八石(指各种矿物)都被一一注入了仙经(道教经典)之中。
有着高雅深远的仁慈行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修炼或行善)。
用日光之精华来修炼汞法(可能是一种炼丹的法术),月亮之魄来炼化砂石成灵物。
通过这些修炼,能够超越凡人的骨骼,从而改变和升华真形(可能指的是修成仙人之身)。
赏析
这段诗文是宋代文学家赵炅的作品,体现了道教修仙养生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五金并八石,一一注仙经"表明了对道家的修炼典籍有着全面的学习和理解,每一种金属、矿石都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用于指导修行者如何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雅有深仁行,无非不暂停"则揭示了一种修养过程中对待世间万物的态度,即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切,不急不躁,持之以恒。这里所谓“无非不暂停”可能是指在达到某种修为时,能够超脱世俗的束缚,实现精神上的自由。"日华精汞法,月魄鍊砂灵"则涉及到了道家修炼中与日月有关的一些具体实践。"日华"和"月魄"象征着阳光与月亮的神秘力量,而"精汞法"和"鍊砂灵"则是指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来吸收和转化这些自然界的能量,以达到提升自身精神层次的目的。最后,"入圣超凡骨,变化本真形"表达了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即通过修行进入“圣人”之列,超越常人的肉身限制,实现身体和精神的根本转化,最终达到与天地合一的理想状态。整体来说,这段诗文反映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修仙养生的向往。
猜您喜欢
临江仙
元·牧常晁
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龟蛇龙虎总虚言。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不容口意识情传。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金丹大药诀
宋·白玉蟾
离府龙飞,坎宫虎跃。金木混融,水火击搏。刑德主宝,浮沉清浊。一百日胎,二八两药。白雪虚无,黄芽圆觉。乌兔夫妻,龟蛇根萼。朱砂不动,水银无著。铅鼎纯乾,紫霄云约。
蓦山溪·示门人
元·王处一
出离苦海,须要明修炼。渐渐灭尘情,默默神功斡旋。虚无造化,丹鼎紫芝香,金花结,玉泉流,全体神光满。千灾不染,万病都消散。七窍总冲和,八脉飞升内院。九宫十地,六贼杳无形,三.....
呈万庵十章(其四)火候
宋·白玉蟾
无位真人炼大丹,倚天长剑逼人寒。玉炉火煅天尊胆,金鼎汤煎佛祖肝。百刻寒温忙里准,六爻文武静中看。有人要问真炉鼎,岂离而今赤肉团。
金盏子
元·王吉昌
锁猿心。虑沉沉。冥冥杳杳玄机运。南天火,北渊金。开汞鼎,虎龙吟。滋九气,剥群阴。酒勤斟。韵风琴。断送木童洪醉饮。六腑畅,五神歆。济圣域,脱凡襟。清净体,鬼神钦。
无俗念·火候不正
元·王吉昌
周天火候,要升沉飞伏,无差无错。气运前升穿绛阙,透上九天熏烙。两目难开,终为大患,急急须臾拨。迁延岁月,变成魔境沦落。六神失御猖狂,三尸放荡,五贼俱成恶。要镇炎炎归玉路,.....
行香子·赠不语王哥
元·王处一
真乐闲闲。口过删删。养冲和、屏荡愚顽。圆融法性,复变童颜。便出三乘,超十地,不为难。五彩回环。烹炼金丹。看仙炉、虎绕龙蟠。阴阳数足,撞透天关。就蹑祥云,朝元去,列仙班。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三)鍊丹井
宋·郭祥正
欲息丹中火,须沈井底泉。何如栽杏实,亦解上青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