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山
写水
抒情
时间
秋天
地点
玉泉寺
动物

译文

夕阳西下,林谷渐渐暗淡,鸟儿们也纷纷归巢。
一条小溪中映照着清冷的月光,几片残云点缀在山间。
我偶尔跟随寺庙的寒磬声步入,想与老僧一起享受闲暇时光。
夜深了,万物都已静息,淡淡的轻烟缭绕在女子发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傍晚山林景象。"夕阳林谷暝",夕阳西下,山谷渐暗,渲染出一种寂静的氛围。"众鸟亦知还",暗示着随着天色渐晚,鸟儿归巢,万物皆有其时序。接下来,"凉月一渠水,残云数点山",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流淌的溪水上,几片残云点缀在山头,画面清新而静谧。诗人随寒磬声深入玉泉寺,"偶随寒磬入",流露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与老僧一同享受这份闲适,"欲共老僧闲"。夜深人静,"群动息",万物沉寂,只有轻烟缭绕,如女子的碧鬟,"轻烟澹碧鬟",形象地描绘出寺庙夜晚的安宁与禅意。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泉寺暮游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僧侣生活的静谧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释敬安

144首
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俗名黄读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县雁坪乡银湖塘人。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入“碧湘诗社”。曾于宁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众邀入京请愿,到京未达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颇有诗名,殁后杨度为刻《八指头陀诗文集》。

猜您喜欢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宁化白水砌甲子春
宋·黄大受
雪瀑从天下,馀流亦建瓴。双崖秋气逼,九地殷雷声。虎穴山川险,蛟涎草木腥。负鹾由此径,异日不堪行。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