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
陂
晚
望
远
客
家
水
国
,
此
来
如
到
乡
。
何
人
垂
白
发
,
一
叶
钓
残
阳
。
柳
暗
鸟
乍
起
,
渚
深
兰
自
芳
。
因
知
帝
城
下
,
有
路
向
沧
浪
。
写景
田园
地点
秋景
思乡
怀古
江水
渔
湖光倒影
具体分析:
译文
远方的客人来到了水乡,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有人垂钓在白发之年,一叶扁舟独钓残阳。
柳暗处鸟儿突然飞起,水中小岛上的兰花独自芬芳。
我知道在帝都之下,有一条路可以通往沧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客人归乡之情,充满了淡淡的乡愁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远客家水国,此来如到乡”两句,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归乡的心境。诗人通过“何人垂白发,一叶钓残阳”这两句,塑造了一位老渔夫在夕阳下静静钓鱼的形象,这不仅描绘出了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情感,更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生活境况的深刻体会。接下来的“柳暗鸟乍起,渚深兰自芳”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这里的柳树被春风吹拂得恰似隐约,鸟儿偶尔飞起,而溪水的深处却生长着香气扑鼻的兰花。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的感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最后,“因知帝城下,有路向沧浪”则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进一步引发的联想。这里的“帝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中心或重要之地,而“有路向沧浪”则表明尽管前方道路遥远且充满挑战,但依然值得去探索和追求。这既是对自然探险精神的一种颂扬,也反映了诗人面对未知时的积极态度。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归乡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美好与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司马扎
37首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猜您喜欢
癸亥春
宋·张嵲
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
孟县道中(其一)
明·谢榛
村家农事毕,积雨漫成河。白聚野凫净,红垂秋柿多。年衰仍浪迹,转调是劳歌。一诵鹪鹩赋,归欤向薜萝。
寄静林别墅胡进士兄弟
唐·贯休
见说山居好,书楼被翠侵。烧熛汀岛境,月色弟兄吟。犬吠黄椑落,牛归红树深。仍闻多白菌,应许一相寻。
题刘士平竹所卷
明·程本立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琉璃八尺谁.....
无俗念·喜翁山移家白门
清·龚翔麟
罗浮道士,忽携家、直傍秦淮卜宅。绿齿年来应踏碎,倦向天涯为客。选得閒房,青溪柳外,偕隐荷衣襞。蛮烟瘴雨,岭梅何处消息。犹记通潞亭阴,红莲小幕,曾伴朱龄石。最爱九歌诗句好,.....
送流人
唐·王建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
彭泽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千万峰围斗大城,遗踪何处访渊明?愁无白酒倾杯酌,尚有黄花绕径生。山指双姑摇黛影,江流九派走涛声。一家一缕炊痕白,衬出云閒夕照晴。
大司寇金公芙蓉溪诗
明·蒋山卿
丈人昔卧芙蓉溪,蓉溪宛在涪江西。一水萦纡带茅屋,千花烂漫明沙堤。清秋落景森萧爽,天远沧洲惬心赏。霏霞袅雾时明灭,白鸥翠鸟长来往。此时吾亦爱吾庐,隐几青山独著书。霄汉一朝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