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
车
谣
车
铎
忙
,
替
戾
冈
。
骡
转
毂
,
尾
秃
速
。
路
崎
岖
,
声
独
漉
。
嗟
尔
车
中
人
,
何
不
还
家
抱
黄
犊
?
宝
剑
金
玉
装
,
少
年
骏
马
驮
。
车
中
坐
老
叟
,
面
皱
鬓
又
皤
。
骡
兮
骡
兮
负
汝
何
?
簸
之
扬
之
非
?
,
颠
之
倒
之
裂
裳
衣
。
骡
因
刍
豆
辛
苦
为
。
劳
人
草
草
将
安
之
?
人
与
尔
骡
计
总
非
。
鸡
初
喔
,
乌
再
啼
,
北
斗
阑
干
月
沉
西
。
满
地
冰
霜
骡
足
动
,
踏
破
千
家
万
家
梦
。
捶
马
勿
伤
面
,
捶
骡
勿
伤
背
。
伤
背
乌
啄
疮
,
后
日
难
重
载
。
八
口
安
食
骡
奔
波
,
骡
若
不
行
谁
能
那
!
为
语
役
夫
爱
尔
骡
。
民谣
动物
情感
思乡
译文
车铃响不停,驱马过山冈。骡子转轮转,尾部显得更突出。崎岖的路途中,骡子发出的声音听起来独树一帜。
哎,车中的人啊,为何不回家去抱你的小牛犊?
宝剑金玉装饰,少年骑在骏马上。
车中坐着一位老翁,脸上皱纹密布,鬓发斑白。骡子啊骡子,你背负的是什么?
摇动它、扬起它不是办法,颠倒它导致衣裳撕裂。骡子是因为草料和豆子的辛苦才这样的。
劳累的人匆匆忙忙要怎么安置呢?人和骡子的计策总是相违背的。
鸡刚刚鸣叫,乌鸦再次啼叫,北斗星已经移到西边,月亮已经沉下。
满地的冰霜中骡子走动,踏破了千家万户的梦境。
敲打马时别伤到它的脸,敲打骡子时别伤到它的背。
伤到骡子的背会引来乌鸦啄食伤口,日后难以再负重载。
家里八口人靠着这头骡子来养活,如果这骡子不跑谁还能做这些呢!
我要告诉役夫们要爱护这头骡子。
赏析
这首《骡车谣》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徐倬所作,通过对骡车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诗中以“车铎忙,替戾冈”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骡车在崎岖道路上艰难行进的情景。接着,“骡转毂,尾秃速”,通过骡子的疲惫状态,暗示了运输任务的繁重和时间的紧迫。诗人以“路崎岖,声独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劳作的不易。“嗟尔车中人,何不还家抱黄犊?”一句表达了对车中人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简单农耕生活的向往。随后,诗人通过“宝剑金玉装,少年骏马驮”与前文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阶层之间的鲜明差异,强调了社会的不平等。“车中坐老叟,面皱鬓又皤”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在车中劳作的场景,其面容沧桑,体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苦命运。“骡兮骡兮负汝何?簸之扬之非,颠之倒之裂裳衣。”这一段通过骡子的痛苦表达,反映了劳动工具的残酷和不公。诗人借骡子之口,对那些迫使它承受如此重负的人提出了质问,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劳人草草将安之?人与尔骡计总非。”这两句直指社会问题的核心,指出劳动者的生活境遇与社会的期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揭示了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压迫。最后,“鸡初喔,乌再啼,北斗阑干月沉西”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主题。而“满地冰霜骡足动,踏破千家万家梦”则将个人的苦难上升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表达了对广大民众梦想被现实碾压的感慨。全诗以“捶马勿伤面,捶骡勿伤背。伤背乌啄疮,后日难重载”告诫那些压迫者,要善待劳动工具,否则将面临无法继续承载重负的后果。最后,“八口安食骡奔波,骡若不行谁能那!”强调了骡子在家庭生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对劳动者的同情。《骡车谣》不仅是一首对骡车劳作场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刻批判,以及对底层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之心。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