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
写景
山水
秋景
动物
大雁
怀古
左伯桃
离别

译文

眼前黄花被雀鸟啄食,秋草满眼,雁群飞翔在云影之下,消失在空旷的河泽之中。
自感身份低微如同投身于尘土之中,思念起像隋朝的明月那样皎洁的往事,却又没有合适的衣服可穿。更联想到了古代的秦朝人因无法解决衣食问题而只好选择思考去往远方求取富贵生活的情景。
寒风中的碣石敲打发出声音的砧杵声与清晨的露水相伴,广陵秋天的树木在波光粼粼的江面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
应当知道前方雨雪将会更加旺盛,一年即将结束时,有谁会像我一样可怜那因等待援助而遭受困境的左伯桃呢?

赏析

这首明代末期诗人徐倬的《舟中杂感二首(其二)》描绘了舟行所见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雀啄黄花满眼蒿”,通过描绘麻雀啄食黄花的生动画面,展现出秋日田野的萧瑟与生机。接着,“雁连云影下空濠”描绘大雁成群结队,身影倒映在空荡的水濠上,营造出辽阔而寂寥的意境。“投人自贱隋明月”一句,诗人借隋朝明月自比,表达自己的孤寂和落寞,暗示了仕途不顺或人生失意。“无褐空思秦复陶”进一步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秦嘉和陶渊明的仰慕,以及现实中无法实现归隐的愿望。“碣石寒砧催玉露,广陵秋树接银涛”两句,通过“寒砧”和“玉露”描绘出深秋的清凉,而“广陵秋树”则与“银涛”相映成趣,展现出江边景色的凄美。这两句寓情于景,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以“应知雨雪前途盛,岁暮谁怜左伯桃?”作结,预示着未来的艰难困苦,同时借左伯桃典故表达对知己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共度时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全州道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五日松林引,三朝谷口迷。孤村阴雨外,古道白云西。风定分泉响,山深少鸟啼。故乡不可望,千里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