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冬日
祭奠
感神

译文

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这一天干支为壬癸),按照历法规定的时间(律中应钟),在国都北郊举行迎接冬天的仪式,这是国家的重要传统习俗。
于是,完成祭祀的各项事务,必须恭敬虔诚。虽然神灵的明示与默示有所不同,但人们的心意感应却能相通。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的一首祀祭诗,专为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中的黑帝降神而作。整体风格庄重肃穆,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敬之情。“吉日壬癸,律中应钟。”开篇即点明祭祀的吉时与和谐的音乐,营造出一种祥瑞、和平的氛围。"国有故常,北郊迎冬"则透露出古人对传统习俗的遵循,以及祭祀活动在特定地点(北郊)的进行,这里的“迎冬”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转。“乃蒇祀事,必祗必恭。”这两句强调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以及祭司必须保持的虔诚态度。"明默虽异,感而遂通"则表达了一种信念,即无论是通过言语还是沉默,都能与神灵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沟通。诗中没有过多的装饰性语言,而是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神灵崇高的敬畏之心。

猜您喜欢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其三)
清·黄之隽
去年长至。学士樽前曾索醉。虽是京华。才浣征衫未忆家。今午长至。萍水舟中谈往事。一样天涯,翻厌红灯乱结花。
残岁即事(其九)
明·王彦泓
拼取无眠守岁华,听残竹炮几千家。鸡鸣尚伴熏炉坐,自扎同心柏子花。
洞仙歌(其一)
宋·李商英
腊残寒峭,渐近新正际。喜溢门阑霭佳气。遇昌辰,符吉梦,岳渎呈祥瑞。知是天诞人间奇瑞。文章推晁董,学擅卿云,高揭声猷缙绅里。上瀛洲册府,师表宗藩,华要地,俱是宸衷注意。又何.....
赋寒食日亥时
唐·李宣古
人定朱门尚未开,初星粲粲照人回。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
荐冰
唐·范传质
乘春方启闭,羞献有常程。洁朗寒光彻,辉华素彩明。色凝霜雪净,影照冕旒清。肃肃将崇礼,兢兢示捧盈。方圆陈玉座,小大表精诚。朝觌当西陆,桃弧每共行。
除夕戏占
明·黄淳耀
炉火微红腊酒香,笑携诗卷坐空堂。文章自古无凭据,閒与三彭细细商。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曰怕渡野塘寒酒罢且归又曰月挂竹梢明爱此二语借为两诗云(其二)
宋·郑刚中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
孟冬时享太庙礼成有述
清·爱新觉罗·弘历
祭以时惟孟,尝因节届贞。肃雍钦陟降,悽怆仰昭明。元酒于尊荐,嘉粢我簠盛。露霜无那感,寒暑不禁情。似觉羹墙见,如闻謦欬声。礼仪欣告备,绥我假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