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奠词
地点
咏史
恭敬祭祀

译文

恭敬地思及火正之职,自古以来就是由陶唐氏一族担任的。他们在商丘建立了城邑,与时辰祭祀相配合,以此供奉神灵。
他们为民众做出了贡献,以德行立于朝中高位。我谨代表常规,恭敬地献上币帛以示敬意。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古代祭祀之盛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展现,表达了对先祖功德的崇敬与怀念。首句"恭惟火正"揭示了祭祀活动的隆重肃穆,"自陶唐氏"则是对远古传统的追溯,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认同。"邑于商丘"指的是祭祀地点在商丘,这里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配食辰祀"则展示了祭祀活动中供品的丰盛与祭祀对象的神圣。接下来的两句"有功在民,有德在位",分别强调了先祖对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和其在职位上的德行,这些都是诗人认为值得后世纪念并致敬的地方。"敢替典常"表达了一种勇于担当、继承古礼的决心,而"惟恭奉币"则是对这种态度的具体体现,即以恭敬之心来进行祭祀,奉上供品。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先祖功德的崇敬,展现了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认同。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个人对于责任与使命的认识,体现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民族情感。

猜您喜欢

杞梁墓
唐·汪遵
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经石门山
明·陈绍儒
韶石鸣弦不记年,南佗遗事夕阳前。楼船直下浈江水,城郭重关越树烟。碧倚寒江沉戟垒,山分凉雨涨贪泉。我家住傍秦寻陕,来此行歌共少连。
水龙吟二首(其二)
清·史承谦
茫茫越国山川,岂徒湖上矜佳丽。兴亡南渡,曾经付与,武林遗事。玉马朝周,金仙辞汉,黯然挥涕。看龙飞凤舞,千年魂魄,应都在,斜阳里。一棹中流曾倚,指东西,锦衣残垒。海声隐隐,.....
白鹤岭怀屈仙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三闾昔日是仙人,苗裔如君亦上真。笙鹤不归高岭上,彩云空绕碧浯滨。离骚一卷皆丹诀,渔父千秋有后身。骖驾凤鸾无不可,岳庭归与太初邻。
过严君平古井
唐·郑世翼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多年既罢汲,无禽乃遂空。如何属秋气,唯见落双桐。
送冯汝言学宪之浙江(其二)
明·李攀龙
儒臣奉诏外台居,况复扬波海晏如。门下美才收竹箭,卧中高士羡桐庐。山川半入吴都赋,风俗兼传越绝书。始信工文官自达,主恩垂老不曾疏。
登南城
宋·叶梦得
大江南渡是长干,北望清淮岁已寒。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鬓毛白尽空看镜,髀肉销来尚据鞍。折箠不能笞黠虏,遗民犹有汉衣冠。
咏史诗·夷陵
唐·胡曾
夷陵城阙倚朝云,战败秦师纵火焚。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禦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