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许
节
妇
人
心
真
不
死
,
世
道
自
纲
维
。
薄
分
应
偿
夙
,
浮
生
敢
更
疑
。
桑
榆
头
白
迈
,
门
祚
口
黄
痴
。
得
慰
而
今
后
,
天
怜
圣
主
知
。
抒情
赞颂
励志
译文
人心永远不灭,世道自然有纲常伦理来维持。
应当用微薄的功德来偿还过去的宿命,对于浮生我不敢再有任何疑虑。
就像桑榆之下的老者迈步向前,又像家门口的痴呆老人一般迷茫,但终究还是要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得到安慰之后,我相信上天会怜悯圣明的君主并知晓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赠许节妇》由明代诗人唐胄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许节妇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与敬佩。首句“人心真不死”,开篇即点出主题,强调人性中的善良与正义不会消逝,为后文铺垫情感基调。接着“世道自纲维”一句,指出尽管世事多变,但道德与秩序(纲维)依然存在,表达了对社会伦理的坚守。“薄分应偿夙,浮生敢更疑。”这两句揭示了命运与因果的关系,认为个人的遭遇是前世因果的体现,即使生活漂泊不定,也不应怀疑命运的公正性。这种宿命论的思考,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命运公正的一种信仰。“桑榆头白迈,门祚口黄痴。”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许节妇比作暮年仍坚持前行的老人,以及门第衰败、言语愚钝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她生活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同时也凸显了她的坚韧与不屈。最后,“得慰而今后,天怜圣主知。”表达了对许节妇未来生活的希望与祝福,认为上天会眷顾像她这样坚韧不拔的人,同时暗含对圣明君主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理解并帮助像许节妇这样的节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许节妇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性、命运、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赞颂。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