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守
关
忠
节
卷
御
史
不
贵
铁
为
冠
,
所
贵
七
窍
心
孔
丹
。
闭
关
手
持
三
寸
铁
,
誓
死
不
纳
披
忠
肝
。
精
诚
感
激
动
天
听
,
六
龙
倏
忽
旋
回
銮
。
舍
生
臣
节
不
足
异
,
回
天
力
大
惊
天
颜
。
追
思
十
六
年
来
事
,
转
危
原
未
易
为
安
。
几
事
破
犁
谁
小
犊
,
失
身
何
惜
天
几
翻
。
披
肝
泣
血
非
无
士
,
百
川
既
决
难
回
澜
。
东
都
再
见
申
屠
蟠
,
皇
朝
屹
屹
居
庸
关
。
边塞
怀古
忠诚
历史
抒情
励志
情感
赞美
译文
御史并不以铁为头冠感到尊贵,真正尊贵的是他们心灵纯净如朱砂。
关闭城门,手持三寸长的铁剑,他们誓死也不会背叛忠诚。
他们的真诚感动了上天,连天上的六龙都迅速地回来帮助他们。
舍弃生命和臣子的气节并不算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们有力量扭转天象,使天颜震惊。
回想起十六年来的事情,转危为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有些事情看似微小如刚出生的牛犊,失去忠诚也不可惜多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有士人愿意为国家披肝沥血,但如果像百川已经决堤一样,就难以再收回。
在东都再次见到申屠蟠,皇朝仍然稳固地坐落在庸关。
赏析
这首诗《题守关忠节卷》是明代诗人唐胄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对守关忠节之士的崇高敬意与深刻感慨。诗中开篇即以“御史不贵铁为冠,所贵七窍心孔丹”两句,点明了忠诚与内心的纯净比任何外在的荣誉更为珍贵的主题。接着,“闭关手持三寸铁,誓死不纳披忠肝”描绘了一位坚守岗位、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忠臣形象,其坚定的决心和忠诚之心跃然纸上。“精诚感激动天听,六龙倏忽旋回銮”两句,运用神话般的想象,表达了忠臣的忠诚与决心最终感动上天,使得天子回心转意的情景,展现了忠诚的力量之大。接下来,“舍生臣节不足异,回天力大惊天颜”进一步强调了忠诚者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这种力量足以撼动君王的心灵。“追思十六年来事,转危原未易为安”则回顾了十六年来的艰难岁月,暗示了忠诚者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以及这些努力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而“几事破犁谁小犊,失身何惜天几翻”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与牺牲,忠诚者也绝不退缩的决心。最后,“披肝泣血非无士,百川既决难回澜”两句,强调了忠诚者的牺牲精神,并指出一旦国家陷入困境,想要挽回局势将极其困难。这不仅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是对后世的警示。“东都再见申屠蟠,皇朝屹屹居庸关”作为结句,不仅提到了历史上的忠臣申屠蟠,也象征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忠诚与正义的精神依然能够得到传承与发扬,国家依然稳固如山。整首诗通过对守关忠节之士的赞美与颂扬,不仅体现了对历史忠臣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忠诚、勇敢与牺牲精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