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写景
抒情
怀古
冬天
梅花
思乡
离别

译文

晨风带着酸涩的气息,晨霜已经消散。一只大雁向南飞去,有人穿越了边关。旅人的衣服显得单薄。旅人的衣服单薄又单薄。
千里之外,心魂断绝,空唱着行路艰难。寒冷的梅花让前村的积雪惊散。
寒冷的鸡鸣声打破了西楼的月色。我的酒量很大,酒量很大。
家在遥远的天边,却无法频繁地倚着栏杆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过后的萧瑟景象。"晓风酸"和"晓霜乾"说明天气已转凉,晨风带着一丝酸涩,露水也已经凝结成霜。"一雁南飞人度关"则是画面中的一抹动态色彩,一只大雁在高空飞翔,背景中有人穿越关隘,这不仅展示了秋天的萧瑟,也透露出一种离别和旅途的寂寞。"客衣单。客衣单。千里断魂,空歌行路难"中的重复使用“客衣单”强调了游子的孤独与寒冷,以及那种长久的思念如同被割裂的灵魂,难以忍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对远方家园的无尽眷恋。接下来的"寒梅惊破前村雪。寒鸡啼破西楼月"则是通过对比来强调寒冷。梅花在严冬中仍能保持其美丽,显示了生命力的顽强,而鸡鸣则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和孤独。最后两句"酒肠宽。酒肠宽。家在日边,不堪频倚阑"表达了一种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饮酒来宽慰自己的心灵,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忍受对家的思念,每每站在栏杆旁,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愁绪。整首诗通过对秋冬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远方家园的无尽眷恋。

万俟咏

30首
万俟咏(“万俟”是复姓,读作mòqí),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雅言,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绍兴五年(1135)补任下州文学。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自号词隐、大梁词隐。籍贯与生卒年均。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据王灼《碧鸡漫志》卷2记载:“元佑时诗赋老手”。但屡试不第,于是绝意仕进,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徽宗政和初年,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善工音律,能自度新声。词学柳永,存词27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