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宣
叔
乞
笋
伽
陀
二
颂
(
其
二
)
收
夏
筤
,
四
月
尾
。
雨
斑
斑
,
雷
虺
虺
。
茧
栗
幡
,
觳
?
死
。
数
持
来
,
勤
老
子
。
或
遭
骂
,
墙
有
耳
。
写景
自然现象
节令
夏末
对话
问答
译文
夏收时节已到来,四月的尾声里。雨点斑斑地落下,雷声虺虺地作响。收起(作物),迎风摆动的树叶似是连绵不断,虽然很痛苦但终会消逝。
(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努力做好自己。或许会遭遇他人的责骂,但也要知道墙后有人听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其二)》中的一节,描述了夏季即将过去,四月底的时节,雨水频繁且雷声隆隆。"收夏筤"指的是采摘初生的竹笋,"茧栗幡,觳觫死"形象地描绘了竹笋在风雨中摇曳的情景,"觳觫"形容因恐惧而颤抖。诗人提到多次去采,表现出对竹笋的珍视和勤劳的态度。然而,"或遭骂,墙有耳"则暗示了采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责备,即使如此,诗人仍坚持,暗含着坚韧不屈的精神。整体上,这节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赋得春赖闰加添得春字
清·赖世观
犹是东风转,浑添几度春。时兼天气闰,景写露华新。蝶使迷前恨,蜂媒话宿因。阳回饶上巳,斗指向双辰。隔树莺啼乱,疏帘燕掠频。烟深杨柳暗,雾重杏花匀。婪尾林中路,鳌头宴里人。料.....
山居四首(其四)冬
明·惟则
茶罢焚香独坐时,铜龙水滴漏声迟。夜深欲睡问童子,月上梅花第几枝。
思归乐
清·江瑛
绿柳檐前双燕舞。云脉脉、黄昏疏雨。九十春光须记取。早又是、落梅无数。一片苔痕迷旧路。叹难见、那时游处。曲房深闭听杜宇。□韶华、可怜催去。
喜雨诗十六韵
清·玄烨
体国为民事,忧勤固在斯。骄阳春既盛,膏泽夏愆期。省刑书每下,请雨令频施。云未油然作,风偏飒尔吹。芃芃苗欲槁,细细草将萎。翘首瞻青汉,焦心对赤墀。圜扉重举滞,旃厦几畴咨。斋.....
忆三山
宋·陆游
柳桥南北弄烟霏,门不常关客自稀。遣仆远驮黄檗出,呼儿闲取白鸥归。片云忽起迷丹灶,潦水初生没钓矶。一出可怜时屡变,又看刀尺制秋衣。
新作竹轩
宋·晁说之
斋壁值墨竹,文苏两先生。移根今何殊,初度风雨声。妙识前日意,欢见此时情。家山几千里,客恨倏似倾。归期恨今晚,像此葺茅楹。故知江海梦,常共月华清。
至日三首(其一)
宋·冯时行
太史书云日,周家纪历年。一樽供笑里,五载客江边。城暗催春雨,山连作雪天。功名惊过隙,节物自推迁。
西江月·十五夜雨
清·徐灿
不是人孤明月,月还负却良宵。如何三五雨潇潇。偏滴助愁萋草。云卷微寒入暮,一灯瘦影魂摇。梦归宵短路迢迢。今夜梦归须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