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寄
滑
州
舅
氏
舫
斋
闻
有
小
溪
山
,
便
是
壶
公
谪
处
天
。
想
听
琐
窗
深
夜
雨
,
似
看
叶
水
上
江
船
。
瞻
相
白
马
津
亭
路
,
寂
寞
双
凫
古
县
前
。
舅
氏
知
甥
最
疏
懒
,
折
腰
尘
土
解
哀
怜
。
山水
写景抒情
思念亲朋
秋景
天气
历史地理
译文
听说舫斋附近有小溪和山峦,那就是壶公被贬谪的地方。
想要听到深夜小雨敲打窗户的声音,就像看到树叶随着江船在水上漂荡。
眺望白马津亭的道路,那是一条通往寂寞双凫古县的道路。
舅舅最了解外甥的疏懒,虽然身在尘世中劳碌,但也能感受到他的哀怜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寄滑州舅氏》。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画面,通过“舫斋闻有小溪山”展现出舅氏居所附近山水的静谧与远离尘嚣的意境。他想象夜晚在舅氏窗边聆听细雨声,如同看到江面上叶舟轻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诗意。接着,诗人提及白马津亭和古县前的寂寞景色,暗示了舅氏所处之地的历史沧桑和孤独感。最后,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懒散的性格,但舅氏即使在忙碌的尘世中也能体谅并关心自己,流露出亲情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即在写景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丁丑岁初归鄞城
宋末元初·戴表元
城郭三年别,风霜两鬓新。穷多违意事,拙作背时人。雁迹沙场信,龙腥瀚海尘。独歌心未已,笔砚且相亲。
和姜伯辉见赠醉吟画诗
宋·郭祥正
苍崖一万丈,中写白玉泉。飞鸟度不得,而我长攀缘。洗尽心地垢,吟成元化篇。更复有何物,一樽当我前。忽逢姜伯辉,爽量涵水渊。开谈了无迹,所得全于天。便欲脱青衫,泛我江东船。结.....
江上吟晓
唐·王贞白
一叶野人舟,长将载酒游。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晓露满红蓼,轻波飏白鸥。渔翁似有约,相伴钓中流。
为唐佐弟寿
元·魏初
兄弟惟君我,相看半白头。迩来方聚首,今又问行舟。风雨山窗夜,鸡豚石涧秋。此期须有日,灯火读书楼。
浪淘沙·七月初六日感旧作
清末近现代初·何振岱
眉月泻秋光。影落银塘。芙蓉空自断人肠。那有藕丝牵到底,开后都忘。黯淡旧红裳。梦杳烟茫。阿谁此日记壶觞。独有闲鸥怜故水,冷处思量。
满江红·登楼偶作
宋·蒲寿宬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把清樽、独自笑馀生,成何事。尘埃外,谈高趣。烟波上,题诗句。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其一)
明·唐之淳
云头鹤背碧迢迢,仙子飘然不受招。直入银河秋水去,好风明月是轻桡。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