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咏物
写鱼
季节
秋季
抒情感怀
怀乡
赞美
写食

译文

洞庭湖上笼罩着浓密的云气,西风似乎带着不悦之情。
鱼网下的云状叶状物错乱交织,刀刃落下,雪花般的鱼鳞闪亮。
排列好的肉俎上移动着桃子和菊花,香料与捣碎的桂橙混合。
四腮的鱼传递着优雅的咏叹,巨大的口中有美味之名。
这鱼误上了仙翁的鱼钩,羞于陪伴使者的酒杯。
它的肉质肥美超过机肉,鲜美脆嫩胜过侯鲭。
银鲫鱼将与我有相同的喜好,丝莼菜长久以来与我结下盟约。
只因乡味太过浓厚,我自觉官场之情变得淡薄。
它的风度适宜配酒,连头颅都可以用来做羹汤。
谪仙人在何处能品尝到如此长鲸般的佳肴呢?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狩猎活动的景象,语言生动,意境丰富。开篇“圉圉洞庭阴”即设定了一个阴霾而神秘的环境氛围,其中“西风苦不情”则透露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情绪。“堕罾云叶乱,落刃雪花明”用来形容狩猎时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景象,其动态感强烈。接下来的“列俎移桃菊,香齑捣桂橙”则描写了狩猎后的宴席场景,其中充满了对美食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四腮传雅咏,巨口窃嘉名”表达了对美酒好菜的享受与赞赏,以及在这种欢聚时光中人们彼此之间交流和传颂佳肴之名。然而,在狩猎和宴席的热闹背后,诗人也流露出了一丝超然物外的情感。如“误上仙翁钓,羞陪虏使觥”中所表现出的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以及通过“甘腴殊机肉,鲜脆厌侯鲭”来表达对于过度奢华和暴食行为的反感。最后,“银鲫将同调,丝莼久共盟”则像是对未来某种协议或友情的期待,而“祗缘乡味重,自觉宦情轻”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对于故土的思念与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漠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狩猎这一特定场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和思想变化,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叶茵

350首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您喜欢

瘐岭张文献公祠联
清·徐琪
金鉴著千秋,经济文章,江上清风留梓里;丹梯通百尺,山川人物,天涯芳讯领梅花。
惠帝大安中童谣
魏晋·无名氏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食鳆
宋·孔平仲
风流东武鳆,三月已看花。及冬稍稍盛,来自沧海涯。味腴半附石,体洁不藏沙。被之以火光,何幸挂齿牙。一举连十头,不复录鱼虾。海物类多毒,惟汝性则佳。清水洗病眸,七九为等差。况.....
海月风帆
明·卢宽
仙岩瞰海涵真迹,古来却有人能识。舟行往来渺茫间,帆影分明印岩石。潮生恶浪翻鱼龙,潮平千里如鉴空。夜深明月浸波底,隐映真如罨画中。
食淮白鱼二首(其一)
宋·曾几
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安得玻瓈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江鱼少赋者思杜少陵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虽非此江鱼然可与吴郡志所载楝子花开石首来箧中紫被舞三台为对戏赋一诗
宋末元初·龚璛
腥风吹石首,晓日曝金腮。不去网三面,竟分羹一杯。迎船竹笋出,脱絮楝花开。海错物外贡,时来无弃材。
总镇陈太监宅东有池故名鳄鱼而鳄鱼已绝岁庚寅冬渔人致嘉鱼于公公弗忍烹育之池中因作亭其上而以为名东吴韩子临观见物性之适作诗手书于亭中
明·韩雍
清暇临池结草庐,鳄鱼已去育嘉鱼。分来丙穴真相似,投向濠梁乐自如。南浦云山增胜槩,杜陵水竹称幽居。遐荒民物咸沾惠,伟绩应归太史书。
孔雀
唐·李郢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