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咏
史
二
首
(
其
二
)
东
周
东
汉
竟
如
何
,
消
息
传
来
岂
尽
讹
?
嬉
戏
无
如
李
天
下
,
诙
谐
合
有
镜
新
磨
。
摸
金
使
者
征
求
遍
,
指
鹿
无
臣
炀
蔽
多
。
江
较
野
人
空
怅
望
,
恐
教
荆
棘
卧
铜
驼
。
怀古
历史
讽喻
忧国
忧思
情感表达
怀才不遇
景象展望
译文
东周与东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传来的消息并不都是真实的。
嬉戏时无人能比李天下(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诙谐幽默的言辞就像新磨的镜子一样光亮。
摸金使者四处搜求宝物,指鹿为马的臣子欺骗君王的行为层出不穷。
江边的野人对这些情况只能空自惆怅,恐怕将来连铜驼(可能是指城市或国家)都会被荆棘所覆盖。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钦圻创作的《后咏史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首句“东周东汉竟如何”,开篇即以历史为背景,提出疑问,引人深思。接着,“消息传来岂尽讹?”则表达了对流传信息真伪的质疑,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真相的追求。接下来的“嬉戏无如李天下,诙谐合有镜新磨”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李世民(唐太宗)的治国之术比作新磨的镜子,暗示其明察秋毫、公正无私的执政风格,同时也暗含了对其他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讽刺。“摸金使者征求遍,指鹿无臣炀蔽多”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上的权谋与欺骗现象,形象地描绘了权贵们利用权力进行搜刮和掩盖真相的行为。这里的“摸金使者”可能是指那些搜刮财富的人,“指鹿为马”的典故出自秦朝的赵高,用来形容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行为。最后,“江较野人空怅望,恐教荆棘卧铜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面对历史的沧桑巨变,普通人只能徒然地怀念过去,而真正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痛苦和牺牲。这里“荆棘卧铜驼”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无情和变革的残酷,让人不禁反思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