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郭
清
霞
书
言
欲
归
老
罗
浮
诗
以
速
之
(
其
二
)
秦
风
最
善
咏
蒹
葭
,
我
亦
伊
人
在
水
涯
。
南
越
重
来
应
有
主
,
朔
方
一
别
遂
无
家
。
仙
人
栖
托
元
东
莞
,
令
子
弦
歌
是
白
华
。
同
在
潇
湘
吾
独
返
,
相
思
频
寄
海
天
霞
。
写景抒情
怀旧思乡
友情相思
地点名胜
情感赞美
译文
译文:秦地的风俗最擅长吟咏蒹葭(一种植物),我也在水中岸边的人儿(指代某人或某地)。
译文:从南越归来应该已经有了归属,而在北方一别后就好像失去了家一样。
译文:仙人把栖息之所寄托在原东莞之地,而你的儿子则以弹奏琴瑟、歌唱白华为乐。
译文:虽然我们都曾在潇湘之地,但我独自返回,频繁地通过海天之间的霞光寄托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得郭清霞书言欲归老罗浮诗以速之(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漂泊生涯的感慨。首句“秦风最善咏蒹葭”,借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的意境,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我亦伊人在水涯”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遥远的水边,等待着友人的归来。接下来的“南越重来应有主,朔方一别遂无家”,通过时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南越之地曾是友人生活的地方,如今归来,是否已有了新的归属?而自己在北方的离别,却让自己的家园变得不再确定。“仙人栖托元东莞,令子弦歌是白华”两句,运用了神话与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仙人栖息的元东莞,以及令子的弦歌之声,都是理想化的归隐生活场景,与诗人自身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同在潇湘吾独返,相思频寄海天霞”两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同一地域(潇湘),但各自的命运与心境却截然不同。诗人独自返回,而友人却选择了归隐。相思之情,只能通过海天间的霞光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深沉的情感世界。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张师夔思意图
元·凌云翰
花木禅房常建诗,吴兴曾为写幽姿。龙溪渔子天机熟,见画令人忆旧时。
和兖弟到郡先寄
宋·苏颂
虽非禄厚与官尊,多幸名都遂出藩。访旧遍游江北路,提封连接海西门。六年往复头先白,四郡推迁席不温。衰病早宜归畎亩,君恩未报自难言。
为金陵宗人赋云谷诗
宋末元初·仇远
英英天上云,洞洞天下谷。皎皎谷中人,精神皎如玉。卷舒一何心,怡悦亦自足。朝采孕丹砂,夕气被林麓。岂无茯苓芝,随春入锄斸。自是长生苗,根本元不俗。三千年桃花,八千岁椿木。不.....
南乡子(其二)
宋·葛长庚
前度几相逢。此日游从乐不同。竹阁荷亭欢聚处,雍容。如在蓬莱第一宫。夜半月朦胧。秉烛东园风露中。明日匆匆还入浙,忡忡。却把音书寄远鸿。
赠吴缶庐
清·成多禄
大句崔黄叶,衰年杜浣花。高怀付樽酒,凉意泻琵琶。我亦耽吟咏,因之感岁华。朝来揽明镜,秋思满天涯。
顺子召饮夜月问渡江干谩赋
明·黄公辅
乍得下陈榻,开樽菊正妍。荀龙神自迥,庄马论尤玄。兴剧星浮斝,谈深月瞰筵。酣馀携月去,离念满归船。
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四)
明·陈颢
束带事趋谒,素志恒乖违。迷途实未远,遂兹故园归。榆柳纷掩映,兰菊相因依。俗辙稀往来,竟日掩柴扉。复得反自然,谅匪造化私。
过姑苏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吴宫花草已蒿莱,落日鱼城亦可哀。独有美人知爱国,笑呼麋鹿上苏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