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棠
春
清
箫
未
弄
肠
先
绝
。
正
槛
外
、
朦
胧
帘
月
。
露
冷
雁
声
沉
,
水
湿
萤
光
灭
。
柳
枝
难
作
同
心
结
。
但
有
絮
、
纷
纷
似
雪
。
莫
傍
画
裙
飞
,
片
片
成
蝴
蝶
。
写景
春景
情感
闺怨
物候
柳树
咏物
露水
露水
月夜
译文
笛声还未响起心绪已断绝。在栏杆外有朦胧的帘幕和月亮。
露水冷寒,雁声低沉,水面上湿气重,萤火虫的光也消失了。柳枝难以系住同心结。
只有像雪一样的柳絮纷纷扬扬。别让它靠近画裙飘飞,每片都能变成蝴蝶。
赏析
这首《海棠春》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秋夜景象。“清箫未弄肠先绝”,开篇即以“清箫”这一意象引入,未待乐声响起,内心已感伤至极,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正槛外、朦胧帘月”,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朦胧之美,月色透过帘幕,映照在栏杆之外,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远。“露冷雁声沉,水湿萤光灭”,随着露水的凝结,雁鸣渐沉,萤火虫的光芒也渐渐熄灭,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寂静和冷清。“柳枝难作同心结,但有絮、纷纷似雪”,柳枝难以编织成象征爱情的同心结,唯有飘落的柳絮如雪花般纷飞,暗喻着爱情的脆弱与易逝。“莫傍画裙飞,片片成蝴蝶”,最后两句将柳絮比作蝴蝶,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却远离了画中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深深惋惜。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菩萨蛮(其五)
唐·温庭筠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帕子
宋·许棐
万缕纵横如妾恨,一方轻薄似郎恩。多时不系纤腰舞,却对花前拭泪痕。
怨别离
清·徐元梦
思君恨夜长,寂寞空床宿。思君恨日短,白头一何速。长短空自知,思君无尽期。登楼时一望,杨柳夹堤垂。黄鸟鸣其上,喈喈有余悲。听之动中怀,罗袖春风吹。春风忽已换,阔别恩情断。织.....
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
宋·高观国
一棹莫愁烟艇。飞破玉壶清影。水溅粉绡寒。渺云鬟。不肯凌波微步。却载春愁归去。风澹楚魂惊。隔瑶京。
喜迁莺(其一)代人吊西湖歌者
宋·高观国
歌音凄怨。是几度诉春,春都不管。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长是为春消黯。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转盼。尘梦断。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燕子楼空,.....
小重山(其二)
唐·和凝
正是神京烂熳时,群仙初折得,郤诜枝。乌犀白纻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柳色展愁眉,管弦分响亮,探花期。光阴占断曲江池,新榜上,名姓彻丹墀。
浪淘沙·秋夕
清·朱廷钟
新月挂长空,弓样玲珑。金凤萧飒桂香浓。砧杵谁家敲断续,惊起离鸿。玉露湿芙蓉,啼损芳容。阑干倚遍画楼东。残梦不成鸳枕冷,恼煞秋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