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颂
三
十
八
首
(
其
二
十
六
)
十
五
日
已
前
,
湖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
十
五
日
已
后
,
山
色
空
濛
雨
益
奇
。
正
当
十
五
日
,
若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
中
秋
月
似
鸾
台
镜
,
赢
得
多
才
一
首
诗
。
写景
地点
西湖
秋节
中秋
山水
赞美
秋色
景物赞美
译文
在十五日之前,湖面波光粼粼,晴天的景色非常美丽。
到了十五日之后,山色在雨中显得空灵朦胧,雨天的景色更加奇特。
恰逢十五日这一天,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总是很相宜。
中秋的月亮像鸾台上的明镜,赢得了许多才子佳人的一首首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净所作的《偈颂三十八首》中的第二十六首。它以西湖的景色变化为描绘对象,展现了不同时段的美景。前两句“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描绘了晴天时西湖波光粼粼的动人景象;后两句“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则转而写雨中西湖山色朦胧,别有一番韵味。诗人巧妙地将西湖与古代美女西施相提并论,比喻西湖无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千娇百媚,如同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最后一句“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诗人又以中秋明月比喻西湖的明亮,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并自谦地说这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成就了一首佳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体现了宋诗的清新自然之美。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