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意
抒情
意象

译文

在一个清凉的地方,大火聚集在一起,炎热的火焰不断蔓延,没有回旋的余地。
袈裟下的僧人骨骼清晰,全身仿佛被剑树所包围。
在这里互相靠近、相互挤压,又在这里放开行动、掌握分寸。
无论是放开还是掌握,都展现出一种风流的气度,这总是让心爱的人点头微笑。

赏析

这首宋朝释如净的偈颂以清凉大火为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禅修情境。"清凉大火聚"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智慧之火,虽然炽热,却带来清凉的感觉。"炎炎没回互"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火的强烈和无常,暗示修行者要超越表面的热烈与躁动。"衲僧赤骨律,通身是剑树"运用奇特的意象,将僧侣比喻为赤裸的剑树,暗示他们身心如剑,锐利而坚韧,修炼到极致,无畏无惧。"在里许相挨厮拶,在里许放行把住"描述了禅修中的内外互动,修行者在自我反省和解脱之间进退自如。"放行把住逞风流"表达了禅修中对自由与控制的微妙平衡,"逞风流"意味着在无我境界中展现出自然流畅的状态。最后两句"总是冤家笑点头"则以幽默的方式,揭示出修行过程中的矛盾与解脱,仿佛连对立的敌人也在点头认可修行者的进步。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展现了禅修者在烈火中炼狱、在剑树下磨砺,最终达到心性自在的境地。

猜您喜欢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孤灯效玉川子五首(其一)
清·宋湘
无言无笑非无灯,破寺龛前可见曾?又是黄昏供一碗,我真成佛仆成僧。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题月禅师方丈
宋·蒋堂
我到云房是有缘,坐移莲刻听禅诠。江边异日人应记,吏部曾来见大颠。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游飞来寺
元·梁士楚
旅次维舟傍翠岑,穷幽策杖赋登临。烟笼古木元关寂,风扫残红野径深。客过柴扉云满袖,僧敲禅磬月归林。洞门几许猿声咽,散入蒲团杂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