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野
马
闲
于
羁
,
泽
雉
屈
于
樊
。
神
王
自
有
所
,
何
为
人
世
间
。
哲理
写景抒情
动物寓意
译文
“野外的马不会被马羁束缚,水中的野鸡被关在笼中显拘束。”
“神明的所在有其自己之道,并非像人间这样。”
赏析
这首诗由孙绰在魏晋时期所作,通过对比“野马”与“泽雉”的自由与束缚,以及“神王”的超然存在,表达了对人世间束缚与自由的深刻思考。首句“野马闲于羁”,生动描绘了野马在自然界的自由状态,不受任何束缚,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在。这里的“羁”字,既指马的缰绳,也暗喻着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束缚,如生存的压力、环境的限制等。通过“闲于羁”的描述,诗人强调了自然状态下生物的自由与和谐。接着,“泽雉屈于樊”一句,将视角转向人工圈养的雉鸡,它们被关在樊笼之中,失去了自由飞翔的能力,只能在狭小的空间内活动。这里的“樊”字,象征着人为设定的界限和束缚,无论是物理上的围栏还是心理上的枷锁。通过对比野马与泽雉的状态,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批判。后两句“神王自有所,何为人世间”,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出“神王”这一概念,暗示着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或力量,它们有着自己的法则和秩序,而人世间则是充满矛盾、束缚与挣扎的地方。通过这一对比,诗人探讨了宇宙间不同层面的自由与限制,以及人类在其中的位置和命运。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与人工、自由与束缚为线索,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自由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它不仅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个体自由的追求,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类存在意义和宇宙观。
孙绰
13首
孙绰(314—371),字兴公,东晋玄言诗人。中都(今山西平遥)人。为廷尉卿,领著作。少以文才称,温、王、郄、庾诸君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尤工书法,张怀瓘书估列入第四等。卒年五十八。《晋书本传、法书要录》。曾任临海章安令,在任时写过著名的《天台山赋》。其善书博学,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孙楚孙。少以文称。初居会稽,游放山水。与许珣并为玄言诗人,亦能赋,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自谓掷地有金石声,为当时文士之冠。名公之碑,必请绰为文。除著作佐郎,累迁廷尉卿,领著作。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芳桂堂诗为杨御史作
明·杨士奇
连绻桂树,罗生堂前。自我植之,郁其栾栾。百卉具腓,高秋始华。湛露瀼瀼,芳馨满家。有生必荣,岂必在早。不与众竞,如彼有道。坚贞之节,四时不渝。宜尔君子,岁晏同娱。
吾与吟(其六)
明·顾允成
亦对青山亦著书,廓然顺意莫猜疑。无端并入庄生梦,蝴蝶原来便是台。
石洞门(其二)
宋·刘泾
未逢仙手破天荒,我得披云第一章。它日爱奇思谢客,却须因事忆刘郎。
鹧鸪天
元·姬翼
太极玄虚若镜清。乾坤元是镜中形。人身影里重生影,物象名中复寄名。空外物,梦中评。一团虚幻戏灵明。有生不慧看成实,梦里分空着力争。
西江月·重过续梦庵
明末清初·王夫之
残梦当年欲续,草庵一枕偷閒。无端幻出苦邯郸。禁杀骑驴腐汉。几度刀兵膋血,十年孤寡辛酸。潭龙?睡太痴顽。欲续衰年已懒。
赠张西屏
明·尹耕
月明熊耳照滹沱,千里思君可奈何。棋局拟从清梦著,诗篇遥向白云歌。时危身世风霜苦,日短江湖感慨多。莫道塞翁常失马,后车还许载渔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