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花
秋天
咏物
赞美
友情
情感
抒情
冷眼审视

译文

春夜欢乐地照耀着盛装的美丽女子,有谁能理解在三个季节(秋、冬、春)里她始终保持着美好的品性。
吟咏欣赏名贵的花朵需要冷静的心态,世俗的情感只是空有热情而已。

赏析

这首诗以秋海棠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世俗情感的反思。首句“春宵争喜照红妆”,描绘了春天夜晚的美景,花朵在月光下绽放,如同穿着红装的少女,充满生机与喜悦。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朵赋予了人的特质,展现出春天的热闹与美丽。次句“谁解三秋亦信芳”,则转向了秋天的景色,虽然秋天的花朵不如春天那样繁盛,但它们依然散发着芳香,展现了坚韧的生命力。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似乎在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或欣赏到秋天花朵的美,这句诗表达了对秋天花朵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第三句“吟赏名花须冷眼”,强调了欣赏自然之美时应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这里的“名花”既指春天的花朵,也暗含了秋天的花朵,意味着无论季节如何更替,名花总是值得我们去欣赏。而“冷眼”则意味着在欣赏时不应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而要深入理解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句“俗情空有热中肠”,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诗人认为,人们往往容易被世俗的情感所驱动,追求表面的繁华和热闹,却忽视了真正值得欣赏和思考的事物。这里的“俗情”指的是那些肤浅、浮躁的情感,而“热中肠”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内心因追求这些俗情而变得热烈、急躁的状态。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真正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浮躁社会风气的反思。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花秋月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更蕴含了对人生、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洞察。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