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
怀人
抒情
咏物
飞絮
爱情
思念
写风

译文

东风吹走了漫天飞絮,让它无处可寻。转瞬间又将它们带至江南树间。飞絮年年如此,随风飘荡。
高楼上的人还未归,想要呼唤飞絮来诉说心事。但不要用风来将飞絮吹散,这让它飘零难觅,失去联系。
就算风将飞絮吹走,它依然可怜地存在。它如此飘零,永远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菩萨蛮》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飞絮随风飘荡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东风吹絮无寻处”,开篇以东风起兴,引出飞絮的飘散景象,仿佛那轻盈的絮丝在春风中失去了归宿,四处飘荡,难以捕捉。这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等闲又挂江南树”,接着写飞絮偶然间挂在了江南的树梢上,这一句中的“等闲”二字,不仅表现了飞絮的随意与不经意,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这种景象的不经意或淡然态度。“飞絮自年年”,飞絮每年都会出现,这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轮回与不变。“高楼人未还”,高楼之上,有人尚未归来,这里借飞絮的飘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担忧和期盼。“欲呼飞絮语,莫倩风吹去”,诗人想要与飞絮交谈,表达心中的情感,但又担心风会将它们带走,无法实现对话,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吹去可怜伊,飘零无尽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飞絮命运的同情,感叹它们的飘零无定,没有尽头,隐含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词通过描绘飞絮的飘荡,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情感细腻,富有哲理意味。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醉落魄/一斛珠(其一)
宋·蔡伸
波纹如縠。池塘雨后添新绿。海棠初绽红生肉。双燕归来,还认旧巢宿。凝情凭暖阑干曲。新愁无限伤心目。谁人月下吹横玉。惊起鸳鸯,飞去自相逐。
生查子(其二)
宋·高观国
芙蓉羞粉香,倚竹窥烟霁。眼带楚波寒,骨艳春风醉。谁传侧帽情,想解遗鞭意。红叶可怜秋,不寄相思字。
代人听琴二首(其一)
唐·赵嘏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呜咽为何人。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更漏子
清·沈岸登
梨花深,桃叶遍。家住横塘路半。鱼浪白,燕泥红。都残昨夜风。玉缸香,春酒碧。还向檐前惊惜。临晓镜,镇长思。花开鬓又丝。
解连环·暮春
清末近现代初·叶璧华
冷风凄雨。酿离怀万种,困人如许。黝梨云、深掩重门,看碧愁红僝,韶光依稀谁主。记一枕、游仙曾驻。叹天风缥渺,碎佩零环,春与归去。恹恹绮窗日暮。爱低垂翠幕,香麝微贮。叹绿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