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
中
杂
诗
(
其
三
)
物
候
西
南
异
,
爰
知
富
媪
材
。
药
苗
松
乳
雪
,
虫
穴
竹
根
雷
。
泥
暖
藏
龙
骨
,
山
寒
孕
虎
胎
。
蜀
都
谁
续
赋
,
好
借
太
冲
才
。
写景
咏物
地点
抒情
山水
怀古
赞美
锦官城
译文
译文:因地域差异,西南地区的物候与别处不同,这里的富饶孕育了无数宝贵的资源。
译文:药材如松乳一般被生长出的新芽包裹,形状宛如积雪;而虫穴则隐藏在竹根之下,仿佛有雷声在周围回荡。
译文:在温暖的泥土中隐藏着龙骨的秘密,而在寒冷的山中孕育着虎的幼崽。
译文:在蜀地,谁能继续创作出这样的佳作呢?希望借来太冲的才华来助我一臂之力。
赏析
这首清代顾复初的《峡中杂诗(其三)》描绘了西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象和隐含的生命力。首句“物候西南异”点出地域特色,气候与常规有所不同。接下来的“爰知富媪材”暗喻大自然蕴含丰富资源,如同富有的老妇人拥有珍贵的才能。“药苗松乳雪”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雪中生长,犹如药草汲取着乳白色的雪花滋养,富有生机。“虫穴竹根雷”则以雷声比喻竹林深处虫鸣,动静结合,生动活泼。“泥暖藏龙骨,山寒孕虎胎”进一步展现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泥土温暖处可能隐藏着龙的化石,寒冷的山峦孕育着猛虎的胚胎,寓言意味浓厚。最后两句“蜀都谁续赋,好借太冲才”表达了诗人对蜀地文人才子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继续描绘这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出杜甫(字太冲)般的才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并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赏和对文化传承的呼唤。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