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德
升
尚
书
永
庆
阁
后
观
梅
之
作
托
根
层
石
下
,
閟
艳
重
檐
阴
。
爱
日
少
回
照
,
淑
气
潜
相
寻
。
入
牖
暗
香
上
,
俯
栏
重
蘤
深
。
孤
绝
迥
多
态
,
繁
秾
徒
满
林
。
怪
君
独
吟
赏
,
却
酒
不
为
斟
。
应
曾
共
花
约
,
遂
拟
合
朋
簪
。
雪
意
殊
未
已
,
寒
英
虞
见
侵
。
闻
花
正
芬
馥
,
相
向
一
披
襟
。
写景
咏物
写花
季节
冬天
情感
赞美
场景
山水
梅花
译文
你的根深深地扎在层层岩石之下,在重重屋檐的阴影中静静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你喜欢在少有的阳光中展露姿容,潜在的气息在周围四处弥漫。
淡雅的香气透过窗户透进室内,俯瞰栏杆下的花朵显得十分深邃。
你孤独绝美,姿态万千,虽然繁花似锦,但林中独树一帜。
惊讶你独自吟咏欣赏,却不曾举杯畅饮。
想来你曾与花朵有约,因此与朋友相聚时,你也愿意相伴左右。
雪意尚未消散,严寒却已经侵扰了你的花朵。
听到花开正盛,香气四溢,我与你相对而坐,敞开衣襟,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幽静环境中的独特魅力与孤绝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层石下的生长环境,以及它在重檐阴下的隐蔽状态。通过“爱日少回照,淑气潜相寻”,诗人巧妙地将阳光与梅花的相互映衬,暗示了梅花虽处幽暗,但依然能感受到温暖与生机。接着,“入牖暗香上,俯栏重蘤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香气与形态,暗香随风飘散,香气似乎能透过窗户,深入人的心灵;而俯视栏杆,可见梅花的花朵深深藏于枝叶之间,既隐秘又引人遐想。“孤绝迥多态,繁秾徒满林”则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与不同寻常之处,即使在满林繁花中,梅花也能以其孤绝之姿脱颖而出,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最后,“怪君独吟赏,却酒不为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甚至到了不愿饮酒的地步,只愿独自欣赏梅花的美。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梅花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应曾共花约,遂拟合朋簪”暗示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某种默契或约定,仿佛他们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共同期待着相聚的时刻。“雪意殊未已,寒英虞见侵”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顽强,即使面对寒冷与冰雪,梅花依然绽放,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闻花正芬馥,相向一披襟”则是诗人与梅花之间情感的升华,通过闻花的芬芳,诗人仿佛与梅花进行了心灵的交流,最终以敞开胸怀的动作,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敬仰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