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巳
前
十
日
微
雪
夜
酌
石
巢
示
熊
伯
子
桧
仲
子
柏
季
子
椿
司
马
心
开
原
籍
蜀
泸
避
乱
寓
楚
三
子
两
母
一
泸
一
蕲
时
生
陟
屺
之
叹
诗
以
慰
之
(
其
一
)
家
山
封
树
梦
新
樊
,
鞠
旅
怀
归
未
忍
言
。
细
柳
朱
旗
看
白
日
,
长
镵
青
史
度
黄
昏
。
蜀
山
楚
水
愁
予
室
,
菉
竹
寒
松
誓
自
存
。
未
灭
匈
奴
司
马
病
,
知
无
桑
土
及
儿
孙
。
怀古抒情
边塞悼亡
亲情友情
战事民生
节气和季节
译文
在遥远的家乡,树影斑驳如梦般,眼前是新建的围墙和屋舍。心中虽深怀着旅行的理由,但却对回家却难以启齿。
看着白日下的细柳和朱旗,我手持长镵,在青史中度过黄昏。
蜀山楚水的土地让我愁肠百结,室中的愁绪也随之弥漫。但我立志坚守在这青绿的竹子、寒冬的松树中。
司马病未愈,他依然坚守着对抗匈奴的使命。他深知即便如此,若无法平定匈奴,即使迁到桑土之地,也难以让子孙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情感。首联“家山封树梦新樊,鞠旅怀归未忍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仿佛梦境中能见到家乡的树木,但又不忍言说,心中满是忧愁。颔联“细柳朱旗看白日,长镵青史度黄昏”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颈联“蜀山楚水愁予室,菉竹寒松誓自存”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将家乡的山水与自己的居室联系起来,即使在异乡也要坚守自我,如同绿竹与寒松一样坚韧不拔。尾联“未灭匈奴司马病,知无桑土及儿孙”则表达了对国家和家族未来的忧虑,担心战乱未平,自己可能无法为子孙留下安宁的土地。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家国情怀。
梁朝钟
103首
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猜您喜欢
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其三)
清·万光泰
瘿尊含古制,㾌琴韫奇曲。席门无高车,枢断绳自续。比邻二三叟,但话桑麻俗。饮水侑亨瓠,剪韭佐脱粟。百年腐儒餐,粗粝愿已足。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唐·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
迟陈冰壑
清·朱克生
非关长忆汝,舍汝欲谁亲?天地馀残腊,江湖剩几人。一杯驱岁月,斗室傲冬春。自有千年在,何须叹苦辛。
寄祝冉平川增城
明末清初·陈恭尹
罗浮东望郁苍苍,忆共神君数举觞。蝴蝶洞中梅又白,凤皇峰下菊仍黄。不闻公事劳胥吏,但见人家足稻粱。父老跻堂称万寿,即今吾世是羲皇。
赠别刘元瑞还寄苕溪四首(其三)
明·顾璘
不筑江东宅,仍寻苕上庐。乾坤俱传舍,丘壑且樵渔。托迹庞公隐,陶情逸少书。终泥紫金鼎,安坐讲玄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