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抒情哲理
写人怀古
情感表达
励志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吾驺所作的《寄亦非上人》。诗中以“能祖南归道便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僧南归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真理的道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深思熟虑。接着,“亦非一指与谁参”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真理探索的复杂性和个人理解的重要性,不是通过简单的指点就能领悟的。“等閒祸水三千劫”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世间的种种苦难和祸患,如同滔天洪水,足以毁灭一切,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艰难。而“都扣真人火一龛”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智慧的渴求,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火焰,即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才能找到指引人生方向的真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道路的探索、真理的追寻以及面对世间苦难时的内心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智慧的不懈追求。

猜您喜欢

次韵酬苏盦
清末近现代初·陈宝琛
启东兴盛并陪京,迁地因时世莫惊。日角重光宜受玺,雪花九月助餐英。诸君好勒浯溪颂,老我归寻息壤盟。赠策衰庸何敢比,从来王道视人情。
忆王孙·诫丹阳语言
元·王哲
人云口是祸之门。我道舌为祸根本。不语无言绝讨论。性难昏。便是长生保命存。
法乐辞(其一)
南北朝·王融
天长命自短,世促道悠悠。禅衢开远驾,爱海乱轻舟。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
答东坡居士
宋·释法泉
指出明明是甚么,举头鹞子穿云过。从来这碗最希奇,解问灯人能几个。
宋·释普绍
灵云悟桃花,玄沙傍不肯。多少痴禅和,担雪去填井。今春花又开,此意谁能领。端的少人知,花落春风静。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五十)
宋·释智朋
雪山六载自欺瞒,耿耿明星碧汉间。开眼更无回避处,普天匝地黑漫漫。古今日月,古今星辰。若教频下泪,沧海也须乾。
智断身心辞
宋·晁迥
咨咨尔幻身,谁能住世久。洪纤妍愧,岂长存而不朽。咨咨尔幻心,常随外物诱。风生电灭,求其状而何有。豁然达理,忽洞见于天真。未能无闷,或沃之以圣酒。去乡游荡久不归,今觉穷途自.....
谕俗(其五)
宋·刘子翚
野人厌羹藜,家有庖丁刀。徒誇批导手,肯念耕稼劳。隐然肉山雄,畏彼尺箠操。春泥卧寒野,夜月犁东皋。辛勤力已尽,觳觫祸岂逃。谁无恻隐心,鲜能胜贪饕。盖帷犹示恩,况异犬马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