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牛
首
山
身
历
方
知
胜
所
闻
,
遥
看
青
碧
竞
纷
纷
。
游
情
欣
倦
随
行
变
,
物
象
高
低
触
望
分
。
寺
古
松
杉
明
积
雪
,
路
幽
巾
舄
湿
寒
云
。
千
崖
万
壑
无
人
处
,
带
雨
留
题
剔
藓
纹
。
写景
山水
抒情
寒节
写雪
古寺
冬日
地点
译文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了解胜过听闻,远远望去一片青绿碧透的景象争相呈现。
游玩的兴致在疲惫中变化,随着行进,眼前的物象因高低不同而望之有别。
古老的寺庙中松树和杉树在积雪中显得明亮,幽深的小路上巾和鞋被寒冷的云气打湿。
在那千崖万壑的无人之境,我带着雨露写下了题目,又在苔藓上划过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牛首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句“身历方知胜所闻”,点明了亲身经历的体验远超传闻,强调了直接感受的重要性。接着,“遥看青碧竞纷纷”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远处山色的生机勃勃,青翠欲滴,仿佛在争奇斗艳。“游情欣倦随行变,物象高低触望分”两句,表达了作者随着行进而心情的变化,以及对周围景物高低错落的观察,展现了游览过程中的情感起伏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知。“寺古松杉明积雪,路幽巾舄湿寒云”则将视线转向了山中古寺与松杉,积雪映衬着古寺,显得格外庄严;幽静的小路旁,作者的巾舄(古代男子的鞋)被湿润的寒云所沾湿,这一细节增添了旅途的诗意与浪漫。最后,“千崖万壑无人处,带雨留题剔藓纹”描绘了山间无人的寂静与清幽,即使是在雨中,作者也留下了题字,剔去了苔藓上的痕迹,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牛首山游览时的内心世界与对外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既有视觉上的壮丽景色,也有心灵上的触动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