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

怀
怀古词
山水
边塞
战争题材
历史地名
秋色
怀古
怀乡思古

译文

我遥望那百尺高的雄关,它的地势将吴楚两国分开。
独自驾着小舟,来到断岸边停泊,吊念古今。
哀鸣的雁群在霜冷的孤月下吟唱,阴冷的风拂过水面,江潮汹涌。
我默默地凭高远望,心中感慨万分,但无人可诉说。回想起往日,孤忠之情何其苦楚。
此地又成了新的阻碍之地,令人感叹。兵屯如虎豹般密集,想要飞翔却难以升空。
楚地的树木、吴地的云朵仍历历在目,但我却不知道吹奏箫管、乞食生活该归向何处。
如今此地却已由铁索牢牢锁住,笼罩在寒冷的烟雾中,草木丛生,迷离而荒芜。

赏析

这首清代词人佟世南的《满江红·过昭关怀古》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历史画面。"百尺雄关,遥望处、势分吴楚",开篇即展现出雄伟关隘的地理形势,暗示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临断岸、扁舟乍舣,独来吊古",词人乘舟独自凭吊,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哀雁吟霜孤月冷,阴风拂水江潮怒",通过哀雁、冷月和怒潮,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寓言了历史的悲凉与变迁。"正凭高、默默感予怀,谁堪诉",词人内心的情感无人可诉,表达了孤独与无奈。"思昔日,孤忠苦",词人怀念那些坚守忠诚的人,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向此地,重开阻",感叹历史的阻碍和变迁,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叹兵屯虎豹,欲飞难度",借兵事比喻世事艰难,英雄无用武之地。"楚树吴云犹在眼,吹箫乞食归何处",词人感慨物是人非,昔日的繁华已不在,只剩下眼前的自然景象。最后以"但如今、铁限锁寒烟,迷榛莽"作结,描绘出一片荒芜与迷茫,寓意历史的无情和现实的冷峻。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昭关的描绘,寄寓了词人对历史兴衰、个人命运的深深思考。

佟世南

64首
康熙年间任临贺知县,善填词,长于小令,修辞婉丽,意境幽美,曲折含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著有《东白堂词》、《鲊话》、《附耳书》等

猜您喜欢

镇远楼四首(其一)
清·袁州佐
高阁巃嵷俯大荒,雄开四极控诸羌。千峰雪映金城晓,万树春融紫塞霜。海外共球方辐辏,云边旌旆正悠扬。相从胜日陈尊俎,惟有绸缪预彻桑。
望云间·代州南楼
金·赵可
云朔南陲,全赵幕府,河山襟带名藩。有朱楼缥缈,千雉回旋。云度飞狐绝险,天围紫塞高寒。吊兴亡遗迹,咫尺西陵,烟树苍然。时移事改,极目伤心,不堪独倚危阑。惟是年年飞燕,霜雪知.....
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
明·何景明
君不见将军台阁龙图张,何人画牛司马堂。十牛战角垂其耳,挂之中堂见者喜。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黄犍黑牯觔肉真,司马堂中安用此。岂知此物公所珍,展画似对桃林春。高亭.....
登姑苏台刘从事索赋二首(其二)
元末明初·郯韶
台榭已芜没,江山非昔游。鸟啼烟树里,日落古城头。源水闻吴曲,青枫系越舟。望中衰柳色,知是旧长洲。
再次韵五首(其二)
明·黄淳
楼船谁不解时非,历数羞于逆虏归。天地诸臣真激壮,帝王无土失灵威。诏馀槜李还思陆,史抱南山欲访韦。海日苍苍厓色故,松风吹露洒荷衣。
入秋久矣余热尚在闰月十五日太平寨始见秋色
明·唐顺之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过吕堰驿访王听夫先生祠
清·白恩佑
闻道王巡检,当年此效忠。骨沈流水碧,血染战袍红。势迫心愈奋,官卑气自雄。我来访祠宇,懔懔想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