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孤
大
孤
小
孤
在
何
许
,
大
矶
小
矶
忽
当
浦
。
颠
风
吹
浪
未
肯
停
,
厌
听
萧
萧
打
篷
雨
。
今
春
积
雪
深
复
深
,
烂
银
犹
照
庐
山
阴
。
狐
裘
欲
脱
未
可
脱
,
蚁
醁
当
斟
谁
与
斟
。
晚
来
潮
面
乌
如
石
,
遥
看
知
是
长
鱼
脊
。
篙
人
且
下
铁
狸
奴
,
更
与
风
波
斗
今
夕
。
写景
写水
写风
写山
写雪
山水
译文
大孤山和小孤山位于哪里呢?大矶和小矶突然出现在江边。
颠簸的风吹起的波浪不停歇,讨厌听到萧萧的雨打船篷的声音。
今年春天积雪很深,烂银般的雪光仍然照亮了庐山北面。
想要脱下狐皮大衣却还不能脱下,有蚁醁美酒却无人共饮。
晚上潮水涌来像黑色的石头,远远望去知道那是长鱼脊。
船工们放下铁制篙,与风波较量今夜如何度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大孤小孤在何许,大矶小矶忽当浦。" 这两句通过对比大小不同的岩石与河流的位置,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与变幻莫测之美,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活中种种不可预知变化的感慨。"颠风吹浪未肯停,厌听萧萧打篷雨。"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的景象,通过对“颠风”、“吹浪”的描述,以及“厌听”二字传达出一种身处其境时的无奈与烦躁。"今春积雪深复深,烂银犹照庐山阴。" 这两句转而描写了初春时节积雪未融的情景,“烂银”形容积雪如同熔化的银液,流露出诗人对冬日美丽景致的赞赏。"狐裘欲脱未可脱,蚁醁当斟谁与斟。"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狐裘”(即皮衣)和“蚁醁”(即小虫酿酒)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晚来潮面乌如石,遥看知是长鱼脊。" 这两句通过对海面的观察,用“乌如石”的比喻,强调了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之谜的探索。"篙人且下铁狸奴,更与风波斗今夕。" 最后两句则是对船工操作和水面搏斗情景的描绘,通过“篙人”、“铁狸奴”以及“更与风波斗”的用词,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力量抗争的深刻感受。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哲理思考。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