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抒情。
读书。
记梦。

译文

在雩这个地方,轻风拂过衣袖,经过之处,庭院的树木在谈论中摇曳生姿。
东家的屋壁上韦编三绝(指书籍翻阅得非常多),而左氏的门庭前则有赋笔如流(形容文思泉涌)。
山峰的帷幕中,蟾蜍(一种两栖动物)在夜晚生出露水;墨池旁,蝌蚪般的小字在纸面上跃动,形成圆润的波纹。
学习和写诗之余有充足的闲暇时光,我们会在丰盛的酒宴上举杯庆祝,醉倒在弁(一种礼帽)的旁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的书房生活,充满了对学问与文学的追求和热爱。"雩上鲜风拂袂过"一句,设定了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仿佛可以感受到微风轻拂衣襟的凉爽。紧接着"讼庭谈树自婆娑"则描绘出文人在庭院中漫步、议论之景象,其中"婆娑"形容说话时的悠扬声调,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东家屋壁韦经绝,左氏门庭赋笔多"表明诗人对于古籍文献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岫幌蟾蜍生夕露,墨池科斗动圆波"则是对书房中环境的进一步描写,其中"岫幌"形容石头凹凸不平的样子,而"蟾蜍"指的是壁虎,这些都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学问渊深、难以企及的事物。墨池科斗则是书房中常见的文房四宝,用于写作和绘画。最后两句"学诗梦草丰馀暇,万寿称觞醉弁俄"展现了诗人在丰富闲暇时光里追求学问、吟诵诗歌的心境。"万寿称觞"意味着庆祝长寿,而"醉弁俄"则是形容饮酒至醉,弁指的是古代官帽上的饰物,这里的意思可能是醉酒后将官帽也忘在了何处。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书房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学问和文学的热爱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专注内心世界的雅致情怀。

宋祁

1582首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猜您喜欢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其二十五)
明·黄淮
文渊只在殿东头,奎壁辉光日夜浮。插架图书千万轴,又令轺使出旁求。
题云深读书处
明·陈枨
卜居静爱钵池山,山下云深一径閒。万卷图书连几案,九街车马隔尘寰。茶烟暝出空濛表,灯火宵分杳霭间。有客问奇常载酒,林扉尽日不须关。
福州贡院联
清·郑祖琛
十六年三度霞关,喜者番风味堂前,新咏同敲秋夜月;八千卷一时云集,问谁蹑鳌峰顶上,雄文高压海门潮。
书院挂额展筵雅会也戏集诸堂轩斋名作诗
宋·王十朋
黉馆名初挂,银钩势欲翻。人才蕴秀异,学业扣渊源。俊彦方群集,文章可细论。辉声迈前辈,擢秀蔼诸孙。心友居兰室,天香满桂轩。兹为学者富,难与俗流言。恢义高风倡,同襟旧好敦。池.....
西湖书院重建三贤堂(其二)
宋·顾逢
堂上瞻三像,衣冠各俨然。两朝贤太守,一代老诗仙。棠影春风里,梅花夜月边。西湖新学校,千载后同传。
读清河吴明府檄书感赋(其二)
清·周音
袁江百尺明人影,有兵可用水可饮。欲往从之百忧煎,高堂素发已垂领。男儿堕地终儒冠,虫吟草间虱处裈。北门管籥荷君重,幕府殷繁须士用。操戈逐贼良未能,借箸前筹睎一中。长歌寄谢诸.....
留别沈休翁
明·邵宝
湖南会本自江东,二十馀年气味同。此去春违丰采外,向来心在简书中。杜陵门径还今雨,司马衣冠更古风。西望武昌江汉表,云连黄鹤倚晴空。
诣太学
清·胤禛
礼乐牖民资大化,国家造士在斯文。临雍观礼崇儒切,视学论经养俊殷。济济桥门龙旆绕,雍雍璧水凤毛纷。千宫咸庆文明盛,还伫同风率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