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
别
沈
休
翁
湖
南
会
本
自
江
东
,
二
十
馀
年
气
味
同
。
此
去
春
违
丰
采
外
,
向
来
心
在
简
书
中
。
杜
陵
门
径
还
今
雨
,
司
马
衣
冠
更
古
风
。
西
望
武
昌
江
汉
表
,
云
连
黄
鹤
倚
晴
空
。
抒情。
离别
送别。
怀古。
情感
友情。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留别沈休翁》。邵宝以深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沈休翁分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首联“湖南会本自江东,二十馀年气味同”开篇即点出两人相识相知的地点与时间,湖南与江东两地相隔,却因二十多年的深厚情谊而紧密相连,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颔联“此去春违丰采外,向来心在简书中”转而表达离别的不舍与无奈。诗人说,这次离去,不仅意味着春天的别离,更是在丰采之外,内心深处的简书(指书籍或文字)也将成为彼此情感的寄托。颈联“杜陵门径还今雨,司马衣冠更古风”运用典故,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比作杜甫与李白、司马迁与司马相如之间的友谊,暗示两人虽身处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友情如同古风一般永恒不变。尾联“西望武昌江汉表,云连黄鹤倚晴空”以壮丽的自然景象收束全诗,诗人遥望武昌,想象着云与黄鹤楼在晴空中相连的景象,既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友情长存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猜您喜欢
寄怀禹锡阿咸侨寓百花洲上
明·孙七政
萧然穷巷一茅庐,却喜频回长者车。避地不忘梅福隐,移家还傍伯通居。春风洲上花犹发,夜月门前柳自疏。若忆嗣宗长啸处,岂堪回首重踟躇。
将去宝峰诵老杜更欲投何处赋五言三首(其三)
宋·洪炎
更欲投何处,仙山不可窥。欲寻吴许迹,默与绮园期。裹饭随妻子,清秋问路歧。神真有汲引,逸驾或容追。
登白莲阁贻幼文
明·高启
思君曾此望西州,谁信归来得共游。只是当时旧山水,如何重看不胜愁。
福州贡院联
清·郑祖琛
十六年三度霞关,喜者番风味堂前,新咏同敲秋夜月;八千卷一时云集,问谁蹑鳌峰顶上,雄文高压海门潮。
寄静公郡佐
明末清初·屈大均
君为别驾亦诸侯,近自邕州转柳州。兄弟双江分左右,蛮夷一旦识春秋。雕弓既在龙城出,铜鼓还于象郡留。东粤故人相忆甚,题诗应寄五仙楼。
玉梁观
宋·曾三聘
道人抱道常避人,闭门三月不识春。风风雨雨不相识,起迎北斗生精神。夜来梦揖梅子真,脱胎换骨隔一尘。玉池生液银河润,咽?自有元和津。山中且住不须去,九仙岭上云迷路。捣馀药裹卧.....
和曼叔灵树相别
宋·韩维
男儿易为别,寻尺固可轻。今日掺子祛,悽惶不自平。岂其道里远,要是隔音形。春风卷行迹,车马无留征。回首高阳峰,隐约林间明。
岳王庙
明·樊起龙
武昌公庙大江头,门掩松花一径幽。宋业欲亡和议起,郾城初捷羽书愁。苔碑有恨山云寂,石马无声烟水秋。梦断黄龙何日底,天南钟鼓思悠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