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净
土
诗
(
其
一
)
几
回
梦
到
法
王
家
,
来
去
分
明
路
不
差
。
出
水
珠
幢
如
日
月
,
排
空
宝
盖
似
云
霞
。
鸳
鸯
对
浴
金
池
水
,
鹦
鹉
双
衔
玉
树
花
。
睡
美
不
知
谁
唤
醒
,
一
垆
香
散
夕
阳
斜
。
写景
怀古
自然景观
怀乡之情
四季景物
禅意
禅修
译文
我多次梦到去了法王的家,梦中来去的路线都清晰无误。
看到从水中升起的珠帘,像日月一样明亮;天空中的宝盖,又似云霞般绚烂。
鸳鸯在金池中相互嬉戏沐浴,鹦鹉则双双衔着玉树的花朵。
沉睡的美景中,不知是谁将我唤醒,只见一炉香烟散去,夕阳斜照。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梦境中的净土景象,充满了祥和与宁静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梦境中的法王之家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梦中,道路清晰,路径准确无误,象征着心灵的指引与纯净。水中的珠幢仿佛日月般明亮,空中排列的宝盖如同云霞般绚烂,这些意象都寓意着超凡脱俗的境界。鸳鸯对浴于金池之中,鹦鹉双衔着玉树之花,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内心的平和与喜悦。然而,梦境终归是短暂的,当一炉香散尽,夕阳斜照之时,诗人从梦中醒来,现实与梦境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的感慨。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梵琦
123首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猜您喜欢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访僧不遇二首(其二)
明·陶益
寄迹圭峰秋正中,飘飘衣带欲乘风。千章古木当人翳,禅室依然概是空。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谷隐饮中以采菱渡头风起策杖村西日斜为韵探得采头二字(其二)
宋·李廌
山川纳商气,凛凛天地秋。草木将玄黄,讵肯乌我头。蚤岁谬怀璧,轗?辙欲周。富贵来无期,舍鞅息林丘。复弃农圃业,为兹山水游。来寻弥天释,软语忘百忧。夜倾双玉壶,禅诙互相酬。试.....
和柳柳州赠江华长老
明·童轩
丈室团菁茅,禅心湛虚寂。去岁舂陵来,萧然寄高迹。贝叶坐翻经,篝灯寒照壁。万虑了无营,一盂饭昏夕。松关疏雨鸣,竹坞幽泉滴。入定起来迟,昙花满身积。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其三)
宋·沈与求
故国真如寄,馀生宛若浮。巢鸠不护鹊,池凤肯容鹙。老木低春水,孤花带晚洲。杯行应酹我,知复念幽忧。
和晏尚书出城口占四首(其四)
宋·宋祁
终年羁束厌华绅,暂到林墟似出尘。尽是机心可忘处,争教鱼鸟不留人。
半峰庵听秀上人弹琴
明·黄乔栋
高僧理鸣琴,古调盈人耳。涛生松下风,龙起钵中水。听罢犹冷然,月出疏篁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