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江
南
(
其
二
)
茶
松
风
远
,
莺
燕
静
幽
坊
。
妆
褪
宫
梅
人
倦
绣
,
梦
回
春
草
日
初
长
。
瓷
碗
试
新
汤
。
笙
歌
断
,
情
与
絮
悠
扬
。
石
乳
飞
时
离
凤
怨
,
玉
纤
分
处
露
花
香
。
人
去
月
侵
廊
。
写景
抒情
春景
宫怨
情感
离别
咏物
茶
瓷器
笙歌
译文
松树间的风声渐行渐远,莺燕在静谧的巷子里悠然鸣叫。
妆容已经消退,宫中梅花旁的人儿感到疲倦,停止了刺绣。春日里的青草如梦般生长,我尝试用瓷碗品尝新煮的汤。
笙歌之声已经中断,情感与思绪却像轻絮般悠扬。
当石乳般的飞沫四溅时,凤的怨恨便离我而去,玉质的手指分开时,香气四溢。然而人已离去,只有月光侵入了空荡的走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融合了自然美与人事哀愁。"松风远,莺燕静幽坊"一句,通过松林中飘逸的风和燕子的静默,勾勒出一个幽深宁静的环境背景。"妆褪宫梅人倦绣",则透露出宫廷女性在春日里的懒散与疲惫,可能是由于春意浓郁而难以自持。"梦回春草日初长"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体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草初长,是生机勃发的象征,也暗示了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淌。接下来的"瓷碗试新汤",则是诗人品味新鲜茶汤的情景,通过简单的动作,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笙歌断,情与絮悠扬"中的"笙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和其演奏的声音,这里形容音乐突然停止,而"情与絮悠扬"则是对那离去的情感的描述,如同细絮般轻柔且长久。"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一句中,"石乳"和"玉纤"都是美丽珍贵的形容词,"飞时离凤怨"可能是指某种遗憾或不满,而"露花香"则是自然之美的再现。最后,"人去月侵廊"一句,以冷清的月光和空旷的走廊,勾勒出一个人的离去,以及时间对空间的侵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巧的景物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而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切体悟。
吴文英
342首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灞陵衰柳
明·王恭
昨夜微霜落灞桥,数行官柳正萧萧。听莺坐处空残叶,系马门前有旧条。色借青娥双晚黛,声随急吹度寒蜩。秦山送别那堪折,应把离情寄玉箫。
相和歌辞·神弦别曲
唐·李贺
巫山小女隔云别,松花春风山上发。绿盖独穿香径归,白马花竿前孑孑。蜀江风澹水如罗,堕兰谁泛相经过。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残污红脂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