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田园
抒情
动物
咏物
怀古
节气
场景

译文

在远离村落的荒野上,我结起茅屋居住,白日里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
我在野外做的梦似乎被风吹到了风石之上,清泉流过竹门,显得格外清幽。
我曾因断粮而忧虑自己变得消瘦如鹤,也因孩子们为争夺果实而吵闹而感到烦恼。
我想询问栽种松树的方法,有僧人来了后与我细细讨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远离尘嚣的茅庐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结茆远墟落”点明了隐居之所的位置,远离人群与市井的喧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白日有禽言”一句,以鸟鸣声打破静谧,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野梦牵风石,清泉过竹门”两句,通过梦境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梦中的风石与现实中的清泉,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绝粮忧鹤瘦,争果怪儿喧”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的真实一面。粮食短缺时的忧虑,以及孩子们争抢果实的喧闹,虽是日常琐事,却也透露出隐居生活的简单与真实。鹤瘦与儿喧形成对比,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最后,“欲问栽松法,僧来与细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道的探索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与僧侣之间的交流与智慧的分享。通过与僧人的对话,隐士不仅学习到了栽植松树的方法,更可能领悟到了更多关于人生、自然与宇宙的哲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智慧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