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山水
抒情
写花
萱草
动物
小蝶
秋节
清夏

译文

1、(我)躺在野外任凭时间推移至迟暮或清晨,窗外的凉意让我清睡至残夜。
2、林间空隙中,云影在移动;石头沉入水中,水面显得更加宽阔。
3、细微的露珠湿润了幽深的花朵,轻风吹过,小蝶感受到阵阵寒意。
4、夜间,萱草绽放出它的花朵,我(在这里)独自徘徊倚靠着绿色的栏杆欣赏这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野外休息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首句“野卧任迟晏”点明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不拘于时间的约束,展现出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接着,“窗凉清睡残”一句,通过窗户透进的凉意,暗示了诗人可能是在午后的休息中醒来,感受到一丝清凉,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林虚云影动,石没水容宽”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林间云影飘动的动态美和水面宽阔的静态美,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广阔。云影的流动与水面的平静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微露幽花湿,轻风小蝶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微露的花朵在湿润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娇嫩,而轻风中的小蝶似乎感受到了寒冷,这一细节描写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最后,“夜来萱草发,徙倚碧阑看”两句,以萱草的生长作为夜晚的结束,白天的开始,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诗人站在碧绿的栏杆旁,观察着这一切的变化,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野外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