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宴饮抒情
哲理
礼乐

赏析

这首诗《宴酒篇》出自南北朝时期张率所作的《梁雅乐歌五首》之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饮酒礼仪与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记称成礼,诗咏饱德”,开篇即强调了礼仪与诗歌在表达道德品质中的重要性,通过“记称”与“诗咏”来纪念和颂扬那些遵循礼仪、饱含美德的人。“卜昼有典,厌夜不忒”,进一步阐述了时间选择的重要性,白天是进行仪式与活动的最佳时间,而夜晚则应避免过于频繁或不当的行为,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尊重与利用。“彝酒作民,乐饮亏则”,提到彝酒(古代盛酒器)作为民众欢聚的媒介,但饮酒应适度,不可过度,否则会带来负面后果,警示人们要节制。“腐腹遗丧,濡首亡国”,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过度饮酒可能导致的个人悲剧乃至国家灭亡的严重后果,强调了道德与节制的重要性。“哲彼六马,去兹三惑”,通过“六马”(古代贵族出行时的六匹马拉车)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智慧,与之相对的是“三惑”(可能指贪欲、愚昧、放纵等),表达了追求高尚品德、远离低俗诱惑的主题。“占言孔昭,以求温克”,最后两句总结全文,指出通过观察和学习,可以明辨是非,从而达到温文尔雅、克制自我的境界,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个人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仪、道德与节制的重视,还蕴含了对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张率

29首
张瑰子。能诗文。年十二,日作诗或赋一篇,至年十六,积二千余首。齐明帝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为沈约所称,与任昉友善。梁武帝天监初,为司徒谢朏掾,直文德待诏省。奉命抄乙部书,撰古妇人事送后宫。作《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迁秘书丞,后入寿光省,修丙丁部书抄。累官黄门侍郎,新安太守。有《文衡》等,皆佚

猜您喜欢

秋胡行
魏晋·曹操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
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
唐·吕炅
礼圣来群彦,观光在此时。闻歌音乍远,合乐和还迟。调朗能谐竹,声微又契丝。轻泠流簨簴,缭绕动缨緌。九变将随节,三终必尽仪。国风由是正,王化自雍熙。
赠丘子成先生
明·唐时升
大道未丧世,朝庙何雍容。两阶陈玉帛,东序悬钟镛。揖让俎豆间,四海穆清风。皇图日卤莽,小儒袭章缝。前经委蔓草,弄笔夸雕虫。何知藿食者,六艺罗胸中。九成明神降,三献远祖通。先.....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其十)
南北朝·沈约
感物而动物靡遂。大羹不和有遗味。非极口腹而行气。节之民心杀攸贵。宁为礼本饔与饩。
时宰生日诗六首(其五)
宋·周紫芝
晏婴昔事齐,颇作君臣乐。魏绛欲安晋,赐乐乃备作。区区二小国,功利亦云薄。舜德本好生,皋夔坐酬酢。朱干舞堂陛,綵凤翔寥廓。大哉廊庙功,礼文灿交错。登歌奏郊社,率土被和乐。仁.....
导引.天德二年三月祫享回銮导引曲
金·无名氏
礼成庙享,御卫拱飞龙。诸道起祥风。太平天子多受福,孝德与天通。凤箫龙管韶音奏,声在五云中。粲然文物昭治世,万亿䙫无穷。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奠币用《明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币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神之听。